電腦導航膝關節置換術

胡兆邦醫生 | 2018-05-08

當膝關節退化至不能以保守方法處理時,關節置換是其中一個廣為採納的手術治療。「換骹」已有數十年歷史,近年技術、配套不斷完善,令「換膝頭」成為最為成功的骨科手術之一。在西方某些醫院甚至標榜「日間關節置換中心」,即病人入院接受換骹後即日出院。

「換膝頭」其中一種科技是電腦導航系統。原理是先把三維定位儀安插在股骨和脛骨上,再以指針掃描關節表面從而勾勒出一個「虛擬膝頭」。電腦在預設條件下建議切割骨頭的厚薄和角度,幫助病人重塑肢體應有的形態。

電腦導航關節置換雖被應用超過15年,但仍未能廣泛使用。原因是有部分醫生認為導航會增加手術時間和成本,而且大部分醫學文獻並未能提供數據顯示導航比傳統方法優勝。

誠然大部分刊載的研究在配對電腦導航和傳統方式上都有若干限制,例如病人數量和隨訪年期不足的通病比比皆是。筆者想在此分享兩個外國研究。第一個是對澳洲約4.5萬宗膝關節手術的追蹤調查(J Bone Joint Surg Am. 2015 Apr 15; 97(8): 635-42.),研究發現如導航技術應用在65歲或以上長者身上,在術後9年其要翻換的機會跟傳統方式的分別不大;65歲以下、置換9年要重修的機率則為6.3%(導航)和7.8%(傳統)。可以想像一個較為精準地置入的人工關節對於年輕活躍的患者更為需要。第二個研究是美國國家人工關節置換普查,研究指2016年內有約25萬宗膝關節置換,接受手術平均年齡為66.4歲,即接近一半患者65歲前已經要「換骹」。

近年電腦導航成本下降,技術提升亦令手術時間縮短,掃描骨架只增加額外5至10分鐘。若患者較年輕可向專科醫生諮詢有關詳情。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