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3種類型
坐骨神經痛分為3種類型:由腰部椎管狹窄症造成的「後仰障礙型」、由腰椎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前彎障礙型」,以及前兩者併發的「合併型」。
腰椎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從脊椎的後方被擠出來,進而壓迫到馬尾或神經根,患者在脫襪子、褲子或長時間保持坐姿、駕駛等姿勢,需要使上半身向前傾時,脊椎前側的間隔就會變窄,造成椎間盤受力,使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更加嚴重,導致疼痛加劇。
腰部椎管狹窄症則是因為組成椎管的其中一部分發生退化、韌帶增厚或椎間盤突出,導致椎管變窄。椎管變窄後椎管中的馬尾或從脊髓發出的神經根就會受到壓迫,引起發炎,出現腰部或下肢疼痛、發麻等症狀。
例如拿取在架上物品時,頭部會抬高且兩手會向上伸,這會使身體向後仰導致椎管空間變窄,使馬尾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導致疼痛加劇。
上半身向前傾時,疼痛與發麻加劇,就是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突出型坐骨神經痛)。而上半身後仰時,疼痛與發麻情況會加劇,就是因腰部椎管狹窄症而導致的坐骨神經痛(狹窄型坐骨神經痛)。
腰椎椎間盤突出和腰部椎管狹窄症同時發生時,不論身體是向前傾或是向後仰,疼痛或發麻感都會加劇(合併型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通常以脊椎矯正、腰椎牽引、神經阻斷手術等保守療法開始,時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動作與姿勢,並輔以伸展運動等運動療法。輕微的坐骨神經痛患者能夠靠自己的努力來改善症狀。
透過伸展運動改善坐骨神經痛,只適用於症狀比較輕的患者。臀部或下肢有劇烈疼痛和麻痹者,以及出現間歇性跛行、排尿障礙者,應立即接受醫生診斷與治療。
作者為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