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二型糖尿病 幫助病人愈吃愈少藥
香港現時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十分一,當中絕大部分為二型糖尿病。雖然每個糖尿病人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們都面對着同一個問題,就是「不斷加藥,最終打針」。
有醫學研究顯示,使用現時第一線的糖尿藥甲福明(Metformin)治療糖尿病,5年之內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個需要加藥。如果使用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作為第一線治療,5年之內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個需要加藥。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在醫學研究中每天準時服藥的病人最終會愈吃愈多藥?
改變思維助逆轉
糖尿病人愈吃愈多藥,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所有糖尿藥剛開始的時候效果都很顯著,但藥效會隨着時間下降,所以單靠藥物治療糖尿病,病人最終只會愈吃愈多藥。另一方面,八成糖尿病人都有肥胖問題,醫學上稱為「糖胖症」。糖胖症患者的肝臟、肌肉、胰臟等地方都積聚過多脂肪,這些內臟脂肪會令身體難以處理血糖。傳統的糖尿藥如磺胺尿素劑和胰島素針雖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部分血糖會被轉化為內臟脂肪,所以長期使用這兩類藥物會令病人體重逐漸上升。當內臟脂肪愈來愈多,身體就更難以處理血糖,只能靠更加多的藥物來降低血糖,形成惡性循環。

想幫助糖尿病人愈吃愈少藥,先要改變的一件事情就是治療糖尿病的思維。近年來,醫學界愈來愈多人認同,治療糖尿病的最終目標不應只是「控制血糖」(治標),而應該是「逆轉糖尿病」(治本)。如果在網上搜尋「逆轉糖尿病」,可以看到很多近年相關的醫學研究和報道。逆轉糖尿病的意思就是病人不再需要依賴糖尿藥,身體的血糖也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以逆轉糖尿病為最終目標,病人透過積極管理飲食和減輕體重,就算不能在短時間內完全停藥,至少也能減少用藥。
逆轉糖尿病應該是每個糖尿病人的最終目標,但不代表期間完全不需要使用藥物,只是要非常小心選擇糖尿藥。如果糖尿病人同時有肥胖問題,應該避免使用磺胺尿素劑和胰島素針等藥物,以免進一步增加內臟脂肪,令糖尿病難以逆轉。
SGLT2抑制劑(如恩格列淨)是新一代的口服糖尿藥,可以透過小便把糖份排走,故又稱為「排糖藥」。被排走的糖份不會被轉化為脂肪,故此大部分使用排糖藥的病人體重都會下降,身體的內臟脂肪也會減少,糖尿病就可以從根本得到改善。除了降糖減脂,排糖藥亦有助降血壓,減低糖尿腎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對於有高血壓、蛋白尿、心臟病的病人有額外好處。
排糖藥減併發症
因為排糖藥能針對性解決糖尿病人的內臟脂肪問題,所以醫學界有意見認為及早使用排糖藥,能減低糖尿病併發症尤其是糖尿腎病的風險。不過,要排糖藥發揮最大的功效,患者的腎功能最好在六成以上。如果腎功能下降至三成以下,排糖藥則不能再使用。
當糖尿病人的體重和內臟脂肪減至正常水平,糖尿病就得以治本,醫生就可因應情況逐漸減藥,最理想的情況是病人不再需要依賴糖尿藥,血糖也能維持在正常水平,達到「逆轉糖尿病」的終極目標。

10星期減重減藥
45歲的林先生(化名)今年確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紅素高達10%(正常值為6%以下),而且有中央肥胖、脂肪肝、蛋白尿等問題。經過10個星期的治療,包括飲食控制、甲福明和排糖藥,他的體重下降超過6公斤,糖化血紅素和蛋白尿均大幅下降,空肚血糖和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和正常人無異。10星期後,醫生已經可以開始減藥。
撰文:馬景榮醫生_腎病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