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疫苗
每逢夏天,一般經由人傳人的傳染病,都會因為暑假停課期間而暫時減少,但由病媒例如蚊傳播的登革熱,今年就鬧得熱烘烘。
登革熱病毒共有4種不同血清類型,初次感染,病情一般較輕微,而且會自動痊癒,患者透過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對曾受感染的血清類型會有長期免疫保護,但如果日後不幸再次感染,遇上另一種血清類型,身體現存的免疫抗體,會強化入侵病毒的毒性,引發嚴重登革熱。目前並無有效方法醫治嚴重登革熱,只能透過支援治療,若未能及時適切醫治,致命率可高達五成。因此杜絕蚊患,避免被蚊叮咬,是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
現時唯一獲得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登革熱疫苗於2015年面世。亦開始在部分登革熱較為嚴重的地區廣泛接種。其中菲律賓2016年開始為超過80多萬名兒童接種。直到去年底,負責研製的藥廠發出警告,聲稱疫苗會增加引發嚴重登革熱的風險。此聲明不單引起菲律賓當局的一場騷動,也煞停了大眾對疫苗的期盼。
相關疫苗其實是一種減毒活性疫苗,一經注射,等於引發了一次輕微感染,不至於發病,但就足以引起免疫反應,製造免疫抗體。一般情況下,免疫抗體是對接種者的一種保護,但因為登革熱病毒的特性,如果接種者之後受病毒感染,之前經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會加劇入侵病毒的毒性,引發嚴重登革熱。所以理論上該疫苗只適合已受初次感染的患者接種,作為預防第二次感染,避免出現嚴重登革熱的後果。事實上,疫苗的原意都是只適宜9歲以上及居住於登革熱活躍的地區居民,因為很大機會他們都已經受過第一次感染,但畢竟這只是一個假設。汲取菲律賓的經驗,相關疫苗似乎尚未適宜作為大規模預防接種,但在合適的個體,例如經血清測試確診曾受感染的患者,接種此類疫苗作為預防嚴重登革熱,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