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物可致癌

吳健聰醫生 | 2018-10-03

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不只冬天漸消失,颱風更是一個接一個,即使身處香港這個福地,空氣污染的問題仍是避不了。不要輕視空氣污染為身體帶來的傷害,醫學界最近兩份發表的研究均證實,汽車及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氮及PM10會增加患肺炎、肺癌及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空氣中的懸浮粒子PM2.5更會誘發心臟病發。

本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可分五大類,包括懸浮有害粒子PM2.5、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當空氣污染物濃度偏高而四周無風時,呼吸道最容易受襲,較易出現鼻痕、鼻塞、流鼻水、咽喉乾涸及痛、聲沙有痰等不適,嚴重的更會出現下呼吸道病徵,如氣管痕癢和乾燥、易咳或多痰,甚至引起氣管收縮,產生喘鳴聲;若本身有呼吸病的人亦有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有數據顯示,懸浮粒子PM2.5每上升10ug/m3,便會增加1%患上所有呼吸病的風險、8%因心衰竭入院及0.7%因心臟問題而入院的風險。再者,空氣污染物中有多種物質會增加肺癌風險,如PAH有機分子,易積藏肺內,長時間吸入有可能致癌。

我們要保護自己,首要的是增強身體免疫力,不要吸煙。長期需要在外工作的人如道路維修工人,應考慮佩戴工業口罩;長期病患者外出時亦要留意空氣污染指數,指數過高應盡量避免外出。

若在街上因空氣污染而感到喉嚨乾涸或鼻子不適,可用少許蒸餾水洗鼻,洗走鼻腔內的污染物,並戴上口罩減低咽喉痛問題。家中亦可考慮使用空氣清新機或淨化機,減少污染物或刺激物如塵埃的積聚,不過要注意定期清洗隔塵網,避免因塵埃積聚而出現霉菌,適得其反。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