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處理尿路結石
在香港,尿路結石十分常見,尤其是夏季,市民容易因脫水而誘發,特別常見於勞動階層、三高、肥胖或痛風患者。處理的方法有多種,近年就引入新技術輔助醫生進行微創手術,處理結石就更精準。
泌尿系統負責排走體內廢物,平日所見的小便雖然清澈,但其實內藏很多雜質,在顯微鏡下可看到一顆顆結晶體。當我們未補充足夠水份,難以排走這些結晶體,就會積聚而成結石。泌尿系統的各個器官均有機會出現,較常見於腎及膀胱。
結石的位置和形態不同,症狀亦各有不同,如結石較大並阻塞於泌尿系統,可造成腰部劇痛,如結石尖銳,可割傷尿路而引致血尿。部分人或因細菌感染而導致結石,他們通常會持續出現尿道炎,甚或有發燒、積水、灌膿、休克的現象,後果可大可小。
醫生透過電腦掃描及超聲波找出結石數量、位置、性質及硬度而制訂治療方案。假如電腦掃描顯示結石硬度少於1000HU且結石小於1厘米,一般可使用體外衝擊波碎石處理;如果大於1000HU,表示結石較硬,衝擊波未必能夠一次擊碎,如有需要可用輸尿管鏡進行激光手術或經皮刺穿微創手術,如大於2厘米,採用後者會較有優勢。
現時,經皮刺穿微創手術幾乎取代傳統的開刀手術,傷口小於1厘米,加快復元進度。現時微創手術更引入嶄新的技術──利用超聲波結合電腦掃描而成的立體影像輔助手術,與虛擬實境(VR)技術非常相似,能讓醫生更快速而精準地找出結石位置,省卻不少尋找目標的時間。
除了擊碎結石,針對病因診治避免復發亦很重要,如屬細菌感染則需同時處方抗生素;因痛風而引起的結石,就要好好控制痛風病情。患者平日亦應注意多加補充水份,才能預防結石復發。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