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直啲 更要鬆一鬆
香港人有各種不同的脊椎問題,但在症狀而言,最常見的是腰背痛。
脊椎問題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以勞動為主的人口,除非因創傷,否則較少這類問題,反而經常坐着工作的職業司機、辦公室一族等脊椎問題更常見。
我曾見過不少有脊椎問題的職業司機,他們開車時的坐姿多是斜向後靠在座椅上,由於這姿勢下腰肌毋須用力,短期內會感到較舒服,但實際上這姿勢會令腰向下墜,腰椎承受了上半身大部分壓力。
久而久之,腰椎經常長時間處於屈曲、「摺埋」的狀態,沒有適當放鬆,每節腰椎之間的椎間盤便會加快勞損,更有機會令椎間盤外圍的韌帶因長期受壓而鬆弛甚至撕裂,繼而形成椎間盤凸出。腰部椎間盤凸出未必即時直接引起腰背痛,但會令腰椎變得不穩定,於是背肌要承受更大壓力,形成腰背痛較易出現。當然,若凸出的椎間盤壓着周圍的背部神經,有可能即時引起痛症,椎間盤凸出長遠有機會引致坐骨神經痛。
醫生須先為病人檢查,確定腰背痛原因是純粹腰背肌勞損或受傷還是椎間盤凸出。椎間盤凸出引致腰背痛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病人坐着比走路更痛,而且痛楚會伸延至臀部。若有需要,或會借助磁力共振或X光幫助診斷。
早期的椎間盤凸出或坐骨神經痛大多毋須手術治療,藉消炎止痛藥、改善日常坐姿、盡量避免過分操勞、物理治療等,大約九成病人1至3個月內可獲得明顯改善。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坐直啲」有助減少脊椎問題,但其實更重要的是「鬆一鬆」。因為即使坐姿正確挺直,維持太長時間的話也會令背肌過度繃緊,所以每半小左右站起來,走幾步,或去沖杯茶,令背肌放鬆,對預防脊椎問題大有幫助。
作者為聖保祿醫院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