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做運動心臟更健康
大量研究已證實,保持有規律的運動是心臟復康的關鍵。美國心臟協會的報告更指出,運動可以推遲心肌纖維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謝、降低血管栓塞的風險,對心臟健康大有裨益。然而,要讓心臟病人愛上運動殊非易事。有研究發現,配合音樂做運動,可以增加運動者的依從性。
為何心臟病人難以堅持運動呢?除了一些常見的謬誤如出院後不宜做運動、只能散步外,超過三分一的心臟復康者認為運動所消耗的體力較多,較易引起身體不適;有一些患者甚至誤以為運動會令人感到疲倦和厭煩,從而降低對運動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如何讓運動變得輕鬆有趣,如何讓心臟病人愛上運動,是研究人員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音樂已被證實可以減少病人的心理壓力和困擾。有研究指出,用音樂配合運動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的疲勞感,使他們感覺所消耗的體力較少,並增強其運動興趣。音樂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從而令運動疲勞感減少;音樂節奏引起的同步反應,能提高神經肌肉和身體代謝的效率,令人身心放鬆;而運動時聽着自己最喜歡的音樂,還能增加對運動的興趣。有一項研究顯示,個人化音樂能夠使患者在3個月內提升70%的運動強度;另一項研究亦發現,運動過程中聽合適的音樂,會對大腦形成一定的刺激,讓運動者感覺鍛煉時間「縮短」。
鑑於音樂對心臟復康人群的運動行為有正面影響,提倡音樂與運動結合的鍛煉模式可能是幫助他們維持運動的有效方法。大家可挑選適合自己的音樂,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運動,強化心臟功能,保持身體健康。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