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紅」?
面色紅潤,給人健康感覺,但如果動不動就面紅或久久不退,不但造成外觀困擾,亦有可能是皮膚或身體出現毛病。
玫瑰痤瘡:屬慢性皮膚炎症,女性患者較多,病發高峰期一般為30至50歲,面紅是主要症狀,集中在面部中央,包括前額、鼻、面頰和下巴。病發初期偶發面紅和發熱,皮膚易受刺激;猛烈陽光、飲酒、辛辣食物等亦有可能觸發面紅。面紅狀況漸漸持續,皮膚血管變得明顯,亦會長有如暗瘡般的丘疹膿瘡。
脂漏性皮炎:特徵是紅疹和黃色鱗屑,常見於眼眉、眉心、鼻側和虎紋位置,男性患者較多,病情反覆,秋冬季較明顯。
接觸性皮炎:常見於面部,是皮膚接觸致敏或刺激性物質而引發的炎症,皮膚會變得紅腫、痕癢和灼熱。護膚品的成分(尤其香料及防腐劑)和防曬品是常見元兇;亦會因為染髮劑、洗頭水和指甲油被帶到面部而引發敏感。
毛囊角化症:普遍發生於青少年身上,可持續到成年。一粒粒紅色、啡色或正常膚色的細小丘疹,滿布於上臂外側和面頰外側,偶爾會痕癢,冬季更明顯;當中一種形態叫Keratosis Pilaris Rubra Faceii,面頰外側看起來紅色一片,有時與玫瑰痤瘡難於分辨。
環口皮炎:年輕女患者居多,主要是紅疹和丘疹膿瘡長於鼻和口部四周,而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所致,常誤以為暗瘡或玫瑰痤瘡。
紅斑狼瘡症:免疫系統毛病,可影響身體不同組織或器官,包括皮膚。八成患者於患病期間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皮疹,以蝴蝶斑最常見,典型特徵是呈蝴蝶狀紅斑持續出現在臉頰及鼻樑上,患者如有其他身體症狀如關節痛,須考慮進一步檢查。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內分泌及糖尿治理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