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病人須依時服藥

梁雄初醫生 | 2018-11-22
病人服藥同時亦應注意飲食。

根據早前香港研究顯示,超過八成高血壓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血壓,原因可能是部分人士不願服藥、漏服,又或服藥後以為病情好轉便自行停藥,血壓控制自然不如理想。由於高血壓長遠可誘發中風、心臟病及慢性腎病,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亦要及早控制血壓,不能掉以輕心。

筆者經常向病人解釋控制三高(高膽固醇、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治療目的是預防及減低日後心血管併發症機會,故一向鼓勵巿民定期做身體檢查。若指數輕微超標而未有症狀,或會建議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若一段時間後還未達標便可能須接受藥物治療。

部分病人擔心藥物或會引致副作用,不過現時藥物已改良不少,副作用較少且選擇多,不少同類藥物可互相取代。因此,如服藥後感不適應立即向醫生反映,毋須等待下一次覆診,切勿自行停藥。至於指數長期穩定的患者,藥物治療仍是有需要的,因為一旦停藥或減藥,受控的指數可能反彈。

假如病人同時注重運動、體重及控制飲食,日子有功下確有機會減藥甚至停藥,但一切應以醫生的專業決定為準,切忌按自身感覺行先。至於因種種理由而不願覆診的病人,筆者希望他們明白,覆診有助定期監察病情,可避免錯過早期治療機會及病情惡化至不能逆轉階段。

由於每個人的病況各異,即使患的是同一種病,藥物的劑量、種類、組合等也不盡相同,不宜與親朋好友共享藥物。

為增加病人服藥的依從性,醫學界盡力提供不少輔助方法,例如由兩種不同血壓藥組成一粒複合藥物,現在亦有兼具降血壓及降膽固醇作用的複合藥物,對一些須每次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尤為方便,減少漏服風險。另外,由於有24小時長效血壓藥的出現,以往每日須服用2至3次降血壓藥的患者,現時每日口服一顆已能維持相同藥效,且血壓將較平穩,不會驟升驟跌,對病人而言絕對是好事。

作者為家庭醫生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