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個案高峰期
踏入12月,四周籠罩着聖誕氣氛,但對部分家長而言,卻是個大感頭痛的時刻,畢竟聖誕節前後是學校考試的「大日子」,而考試前後亦是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高峰期,不少家長跟孩子溫習時發現孩子難以集中精神,花了一個晚上到頭來可能一句句子也記不到,作答試卷時又「東一忽西一忽」。
有人或會認為ADHD是後天問題,隨着孩子長大就會改善,其實已有不少研究指出ADHD是與腦部疾病及遺傳基因有關,且症狀大多在7歲或之前出現,有機會一直持續到成年後。如果小朋友有以下的特徵,便有可能患上ADHD。
1.注意力不足:對不感興趣的領域不能集中注意力,即使這些領域很重要;只專注於他們有興趣,但可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他們會容易分心、恍神、難以維持注意力、抓不住重點、無法遵守指令等。
2.過動:多話、不停扭動身體、亂跑亂爬、靜不下來、不該離席時起身走動、 任意攀爬或跑跳、常常處於活躍狀態、無法安靜地參與活動等。
3.衝動:沒思考就衝口而出、動念就出手、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容易有對抗性反抗行為的徵狀,如不依從教師的指令、屢次違反紀律。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徵狀,可跟孩子進行基因測試,以排除或確認患有ADHD的可能性。透過基因測試,可得知孩子的基因有何異常以可能導致ADHD,亦可趁早就孩子的行為作最佳的干預及治療。常見的治療及訓練包括心理及行為治療、感覺統合及語言溝通訓練、藥物治療等。
治療ADHD的黃金時間為10歲前, 因為該時期的徵狀較明顯,趁子女未因病徵影響社交和心理(如感到挫折)時處理,其次兒童快將踏入青春期,未必再依從父母指示,若不盡快處理將來更難糾正。
作者為臨床染色體及基因化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