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戰

還記得在10月初,我們開始在醫院裏面推動同事注射流感疫苗的時候,有一位同事直指我們「長氣」,着我們不應再「威逼」同事打針。當時,我們決意要走訪每一個部門,目的只為希望每一個同事都能夠明白醫護人員注射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其實大部分同事都願意分享他們對注射流感疫苗的想法。有些同事很欣然接受,甚至很熱心地即時身體力行,然而,亦有些同事對注射疫苗有所保留。
同事有所保留,就筆者觀察所見,主要原因或許有三。
第一,他們可能因為過往曾經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後不適的經驗而卻步。不適經驗或反應包括打針位置有疼痛,或是注射疫苗後出現微燒、肌肉痠痛或一些類似感冒等症狀。
筆者在第一次接種流感疫苗時,第二天也有些鼻頭不自然,所謂「作感冒」的感覺,但再過一天就完全回復正常。筆者在往後數年再接種流感疫苗時,已沒再有任何不舒服了。再者,這些不適或反應,絕大多數都是輕微和短暫的,大部分同事都可如常工作或從事其他活動。
第二,除了有機會有一些不適的反應之外,有些同事擔心注射後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當中尤其常常被提及的是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或稱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
GBS是一種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神經系統的疾病。患者可以幾乎完全癱瘓,甚至連呼吸也不能,需要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不過,大部分的GBS患者還是可以康復的。
GBS的真正成因仍未明,只知年過五十的人士會較為高危,一般都是受嚴重感染後所產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
至於流感疫苗接種後GBS的風險,可能可追溯至1976年。根據醫學研究所(IOM)在2003年進行的一個科學審查, 發現接種1976年豬流感疫苗的人患GBS的風險有所增加,大約每10萬人接種豬流感疫苗會有一人患上GBS。
先保護自己
之後一直有有關流感疫苗接種後GBS風險的研究和監測。然而,季節性流感疫苗與GBS之間關聯的數據在季節與季節之間存在差異。但即使在風險較高的季節,風險範圍也是維持在每100萬流感疫苗注射增加一至兩個GBS病例左右。
事實上,研究表明,患流感後患GBS的可能性,遠比接種疫苗後引發GBS的機會高。
第三,同事可能覺得自己身體好,年年無接種也安然無恙,為何硬要接種疫苗?況且,流行性感冒只是小病一場而已。
的而且確,年輕力壯的時候,惹上嚴重或致命併發症的機會比年長或抵抗能力較差的人低。不過,這也不代表年輕人注射疫苗沒有好處,始終流感仍然可以引發嚴重的疾病和死亡,除了要注意個人衞生之外,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感染及其併發症的最佳方法。
但對醫護人員而言,注射流感疫苗還有更高層次的重要性。
首先,醫護人員日常接觸很多病人, 感染到疾病和流行性感冒的機會比一般人高,注射流感疫苗對他們本身當然有一定的保護性。試問若果士兵自身完全無保護就上戰場,又怎麼可能保家衞國呢?再用一個比較現實的角度看,萬一有許多醫護人員感染流感,即使都沒有出現併發症,也會引發病假潮,在已經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只會雪上加霜。
只是,筆者並不是單純從人手方面看。對醫護人員來說,除了保護自己之外,也有責任保護病人。很多時醫護人員可能感染到流感病毒,只是症狀輕微而不被察覺。但當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仍然有相當機會傳染給病人。所以,醫護人員接受流感疫苗注射,除了保護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護病人,尤其那些由於本身抵抗力很差或某些原因以致不能接受流感疫苗注射的病人。筆者當年也正正因為這個原因,決定每年都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同樣道理,醫護人員也比較容易將流感病毒傳染給家人。所以,為了保護家人,特別家中有老人家或者幼童,就更加需要先保護自己,也是對家人的一種承擔態度。
筆者花一大半篇幅闡述了醫護人員注射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醫護人員注射流感疫苗可以算是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的第一步。同步進行的,當然包括長者、長期病患者,以及學童接受流感疫苗注射。正如前文提過,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感染及其併發症的最佳方法。
隨着冬季來臨,病房情況將會更為嚴峻。除了為大眾和同事注意預防疫苗,醫院管理局自然也要做足準備工夫。策略上,大致可分為1.減少入院、2.院內服務和3.出院支援。
1.減少入院的其中一項正正就是民眾或至少高危人士接種流感疫苗。另外亦包括在急症室分流不用入院的病況輕微病人,並增加快速檢測和一站性的日間覆診服務。
還有就是加強門診和外展服務。醫院也有團隊到一些老人院舍,改善老人院舍的醫護服務及長者的健康檢查等。這些都能夠減少病人到醫院求診的數目和壓力。此外,一些私家診所和中醫診所亦會延長服務時間。
2.院內服務主要分為兩部分:加大容量(Capacity)和加快流程。加大容量意即增加病床,亦增加人手。然而增加人手往往最困難,除了多聘請兼職同事之外,很多時還靠同事「加班」。雖說有「特別酬金」,但要同事承擔額外的工作量,實在有賴同事懷着服務病人的愛心。此外有需要時還可能要用到一些私家醫院的病床及社署的長者住宿暫託服務。
加快流程同樣是希望透過減少繁瑣或不必要的工序,以及簡化院內的一些醫療安排,從而加快院內治療的時間,令病人不用留在醫院太久,而又不會影響治療的質素。
出院後支援
3.出院支援則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出院的流程安排,例如非緊急救護車的安排,或者出院的病人可先到專門供出院病人等候的地方,等候辦理出院手續和取藥,以便及早騰出病床予有需要入院的其他病人。有些醫院更有專責清潔病床小隊,同樣是希望加快病床的流轉。
另一個層面是病人出院後的支援,這個和之前所說減少入院的部分是相呼應的,也是包括日間覆診治療服務、門診和外展服務等,都是希望有效減少病人重複入院的機會。
醫護人員除了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之外,亦要扛起保護家人、保護病人的重責。
要打好冬季流感高峰期這場仗,其實大家都要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
所以,即使再會被人責怪,我們仍然是會不斷誠懇呼籲同事們接受流感疫苗注射。愛自己,愛家人,愛病人,注射流感疫苗,由我們做起。
撰文 : 天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