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腦中風康復治療

吳桂生博士 | 2019-01-04

筆者在前兩期的專欄解釋腦磁激(TMS)這種醫療新科技的臨床應用,幫助抑鬱症患者改善情緒問題,協助腦退化病患者恢復認知功能,引來許多朋友的查詢。TMS利用磁性脈衝針對大腦與疾病關聯的區域進行刺激,以調整相關神經細胞之間的訊號傳遞,同時改變腦部化學物質的分泌,歐美先進醫療機構這幾年間已開始把TMS應用於腦中風康復治療,且成效十分理想。

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出現梗塞或出血,令腦部組織不能及時得到氧氣和營養,神經細胞因而壞死,肢體的活動能力、腦部的認知能力等大受影響。研究顯示中風病人平均會有30%至50%身體殘障或腦部功能缺損,TMS就是針對患者腦部受損的神經組織來治療。

在健康的情況下,人腦左邊和右邊部分的關聯區域會互相溝通、協調和制衡左右的相關活動。但中風後,一邊腦組織受損,左右腦關聯部分的溝通和協調消失了,只剩下制衡作用,腦部沒有受損的一邊會繼續抑制已經受損的那一邊,令活動能力變差,同時抑制受損腦組織和相關身體機能的康復。

德國腦神經科學教授Sandro Krieg最近發表的臨床治療研究報告,確認利用具有導航功能的腦磁激技術(NTMS)能夠非常有效地調控左右腦關聯部分的制衡作用,有效抑制健康的一邊對受損組織康復的影響,同時加速受損部位的康復速度。教授的臨床治療報告中,許多病例都可以在數星期的NTMS療程後得到極佳成效,例如從無法步行改善至完全毋須任何輔助行走。

NTMS在歐美已廣泛應用於很多腦部相關疾病,隨着臨床的發展,相信應用會愈來愈廣泛,為腦部疾病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新希望。

作者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及執業臨床心理學家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