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頭」原來是眼疾?
3歲的玲玲身體健康,活潑可愛,從來都很少病痛。然而,她自半歲起便常常不自覺地把頭側向一邊,尤其是看電視或專注看事物時更為明顯,媽媽帶她看過兒科及骨科醫生也找不出原因,做過不少物理治療仍是沒有改善。終於,在視力檢測時,眼科醫生發現她的側頭原來源自「上、下斜視」,動了簡單的眼外肌手術後,側頭的問題便糾正過來了。
以為壞習慣
側頭(又稱「歪頸」)是頗常見的兒科症狀,小童可能從年幼開始便有此問題,常被家長誤以為是「壞習慣」,往往被喝罵或加以指正,然而「壞習慣」還是改變不了。
臨床所見,除了頸部可能有問題之外,原來不少情況是源自眼疾,「上、下斜視」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左右每個眼球都有6組「眼外肌」控制其上、下、左、右等活動,而各眼外肌則是由3條「顱神經」所掌控。兩邊的肌肉若能互相協調,平衡地活動,視覺訊息傳到大腦時,便能達至「雙視感覺」及「立體感」。相反,若兩邊肌肉未能協調,便會引起「斜視」,令大腦產生「疊影」或「複視」。若兩眼因高低不平而引致「上、下斜視」或「高低眼」,患者為了減低斜視引起的視覺不適,往往會不自覺地側起頭來看東西。
除了斜視外,「屈光不正」(近視、遠視及散光)也是導致小孩側頭的常見原因。「屈光不正」令光線不能準確地對焦到視網膜上,導致視力模糊。而側起頭來看東西,可限制散亂的光線進入眼內,相對上令小孩看東西較為清晰,他們便會不自覺地維持這種姿勢。還有,其他眼疾如先天性的「眼瞼下垂」、「眼球顫震」等,都可引致長期的側頭或歪頸。
變成大細面
除了外觀不好看外,長期的側頭或歪頸也會導致頸骨和頸部肌肉勞損,引起頸痛及妨礙頸骨正常發展,有些小孩更會因血液循環不暢順,一邊面頰骨發育不良而變成「大細面」。
總括來說,原來我們身體很多部分都環環相扣,表面上的頸部問題也可以是源自眼疾。所以,如有懷疑,家長應盡快帶小孩找眼科醫生作詳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影響身體不同部位的正常發育。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