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 人人皆可發生

李楚山醫生 | 2019-01-17
心包膜分兩層,較貼近心臟的叫心包臟層,在外面的則叫心包壁層,中間有個罅隙,當中載有心包液體。 (網上圖片)

說到心臟病,很多人都會想起冠心病或心律不正等;其實心包炎亦是一種隨時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心臟病。緊貼在心臟外面的心包膜共分兩層,較貼近心臟的叫心包臟層,在外面的則叫心包壁層,中間有個罅隙,當中載有心包液體。心包膜有重要的作用,可於心跳時減低摩擦,亦可預防細菌感染,以及固定心臟的位置。心包炎是指心包膜的臟層與壁層發炎。

心包炎的原因可以來自感染,常見的傷風感冒便是原因之一;某些癌症可令器官發炎;腎衰竭可導致尿素上升,亦可導致此症。部分炎症如紅斑狼瘡症等,又或某些治療方法如胸腔手術或胸肺部的電療等,也是致病原因。抵抗力較差的人都較易罹患心包炎。有些人須特別小心,如腎功能較差者及冠心病患者等。健康人士亦有患病風險,筆者便曾見過有年輕人因為感冒而出現心包膜感染。

心包炎有急性與慢性之分,一開始發病時稱為急性;如果缺乏有效治療,就會變成慢性,有些個案更可超過半年。患者會覺得胸口疼痛,痛楚尖銳,躺臥時由於胸口受壓,痛感尤其劇烈;另外,也會出現氣喘。心包炎如因其他疾病引起,亦會出現該疾病的症狀。若炎症蔓延至心臟肌肉,可引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後果堪虞。

只要愈早醫治,痊癒機會愈大。如果沒有得到適切治療,即使未危及性命,也可令心包膜纖維化,引致心臟功能下降、持續性氣喘及體力不繼等。因此,發現心臟或胸部不適應立即求醫。醫生可透過胸部X光、心臟超聲波及心電圖等,診斷是否出現心包炎或心包積水。

治療方面,首先須處理引致心包炎的疾病。另外,亦要以心包炎專用的消炎藥治療;有嚴重積水時就要抽取液體;已出現心包纖維化的話,可能需要透過手術切除纖維化的部分。市民平日也可做足預防工作,長期病患者固然要好好控制病情,健康人士則要維持良好的抵抗力,作息時間正常、多做運動、均衡飲食等。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