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疣,不是胎毒

陳靖邦醫生 | 2019-01-18

最近有位初為人母的媽媽來看醫生,她說從懷孕開始發現臉部及頸部突然多了許多輕微突起的黑點,但又不癢不痛。最初她以為是「胎毒」或者皮膚敏感,所以不太注意。她嘗試塗上從藥房買來的藥膏或者潤膚膏,但都沒有任何幫助。

最近,她還發現黑點數量有增加跡象,同時某幾粒黑點的面積也有增大的情況。她非常擔心患上嚴重的皮膚病,更害怕有機會傳染給她的嬰兒。

經過詳細檢查後,確實是由一種過濾性病毒所引致的「扁平疣」(疣)。這種病毒屬於一個病毒大家族:HPV(Human Papilloma Virus)。其中比較多人認識的分枝是導致子宮頸癌或者椰菜花的成員病毒。但是,疣並非性病,亦並非惡性腫瘤,而是由於皮膚有輕微受損而感染這種病毒,只是同屬於一個病毒大家族。

疣是一種傳染皮膚病。當皮膚受損時,例如抓損、大力擦皮膚、咬手指、曬傷或鎅傷,即有機會感染。另外,亦可以透過不同物件傳染,例如共用拖鞋或共用毛巾。再者,小孩或成人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也會增加受感染機會。疣亦可以由身體一個部位傳染至另一個部位,例如由臉傳染至頸部,由頸傳染至身軀其他部位,甚至傳染其他人。

其實治療疣的方法並不複雜,常見方法包括外用藥、冷凍治療、電灼或激光治療。它們各有各的好處,需要諮詢醫生才能得出最好的方案。這位媽媽經過激光小手術治療後,大約一個星期後,傷口已經痊癒,沒有產生疤痕。她非常明白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她日後會小心保護皮膚,注意個人衞生,避免再次染上。這次門診小手術的治療,因為是一種傳染皮膚疾病治療,所以醫療保險也能幫助這位媽媽減少手術費用。

作者為註冊西醫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