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血」前的手術
腎臟有多種功能,包括排走身體過多的水份、清除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毒素、維持身體酸鹼度及電解質的平衡,以及分泌製造血液的荷爾蒙及活躍化維他命D等。一旦患上慢性腎衰竭,以上的功能就會減低,長遠影響身體健康及其他內臟正常功能。當腎衰竭到末期時,便需要替代治療或透析。有些患者因經濟問題或其他因素而不接受透析,只依靠藥物治療,可能只有2至14個月壽命。
需求大增
根據香港提供美國USRDS的數據顯示,2015年本港腎衰竭末期患者數目由前10年約6900人增至9400人,發病年齡高峰為65至74歲,正是退休後的第一個10年;另外,本港在10年間的洗血需求已由1300人增至2500人。
末期腎衰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洗肚」或「洗血」的洗腎方案以延續生命。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治療相對沒有每天都要「洗肚」那麼困身,較適合在職人事、年紀較大及沒有家人可代為「洗肚」的患者。
因應患者的需要,每星期需要2至3日洗血,整個過程約需3至5小時。為了在血液透析時可以輸送血液到洗血機清洗,再即時輸回病人體內,患者須在開始「洗血」治療前接受一個手術。
兩個選擇
手術有兩個選擇,其中一個是「長期洗血喉」或隧道雙管血液透析喉(Tunnel Cuffed Hemodialysis Catheter)手術。手術時,醫生會把上述喉管放進患者的頸靜脈內,成為與洗血機之間的通道,放進洗血喉後可即時使用,洗血時也不須再承受針刺血管引致的痛楚。
另一類手術選擇是前臂自體瘻管手術(Arteriovenous Fistula)或人工瘻管手術(Arteriovenous Graft),此兩項手術是把前臂的動脈連接靜脈,以製造擴大的靜脈,用作洗血時插針之用。自體瘻管的好處是一般感染比較少;若患者周邊血管硬化情況嚴重,前臂自體瘻管手術成功率會大減,或需要考慮人工瘻管。而兩種瘻管手術均可容許較有效的透析,惟每次洗血時都要在手臂上插上兩個針孔,用作取血至透析機及回血之用,患者習慣後痛楚會大幅減少。
因兩種瘻管手術後需時最少一至兩個月才能進行有效透析,因此患者必須與醫生詳細商討。
作者為腎病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