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對抗認知障礙

李惠慈教授 陳心怡 | 2019-01-25

輕度認知障礙是長者由正常老化演變成認知障礙症中的一個過渡階段,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都比一般長者較容易患上認知障礙症。然而輕度認知障礙非不治之症,只要及時作出行動。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身心,對長者來說效益尤其顯著。運動會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支持神經元的生成和生長,加快大腦處理資訊的速度和能力。有氧運動更會使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體積增加,使記憶力加強。

研究證明運動能加強長者的認知能力,然而長者在選擇運動項目時應從何入手?研究顯示多元素運動結合肌力及耐力訓練(如舉啞鈴)、平衡力訓練(如耍太極)、柔韌性訓練(如伸展運動)和心肺耐力訓練(如健行、社交舞),比單一性質運動更能提升輕度認知障礙長者的認知能力。

許多長者雖然明知運動的好處,但往往不付諸行動,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種種原因如天氣狀況、活動能力上的限制、身體狀況等而令人卻步。其實這些長者心中所謂運動的障礙,皆有應對良策。當陰天下雨天時,可以選擇室內運動,如社交舞、太極和健身室內的器械運動。若長者行動上有限制,不便出外活動,亦可選擇在家中進行椅子操、毛巾操等。甚或有些長者擔心自己身體未能應付體能活動,也可找個伴一同運動,互相照應。記緊運動時若出現呼吸困難、胸口痛或頭暈,就要停下來休息。

雖然世衞指引建議長者每周應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體能活動,但老友記亦應按個人能力適當調整,切忌操之過急、不勝負荷。長者要對自己有信心,更要有恒心,先可以在對抗認知障礙的路上旗開得勝。

作者分別為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及研究助理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