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百日咳由懷孕開始

馬國超醫生 | 2019-02-01

百日咳是由博德氏桿菌所引發的疾病,感染百日咳時的咳嗽,不但劇烈和急促,患者更因為呼吸急喘而發出一種類似雞鳴叫的聲音,因此百日咳又名雞咳。成年人感染一般病情較輕微,接受抗生素治療就可痊癒。但嬰幼兒一旦受感染,可引致肺炎、窒息;劇烈咳嗽可引致腦出血,甚至死亡。

預防百日咳的疫苗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面世,香港自1956年開始,已經將百日咳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中。一直以來,香港人對接種疫苗的接受程度都非常高,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本港2至5歲兒童中,超過95%已經接種3次或以上百日咳疫苗,所以百日咳在香港發病率一向都很低,直至2017年之前的5年內,衞生防護中心接獲呈報的百日咳個案每年介乎20至50宗。

反觀英美加或澳洲等較發達國家,即使疫苗接種覆蓋率高,近年都屢屢出現百日咳爆發現象。疫情爆發最受影響的,要算還未完成疫苗接種、小於6個月的嬰幼兒。

雖然百日咳病例增加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疫苗效能會隨年月下降,加上近年反對疫苗的浪潮日趨普及,香港鄰近國家或港人熱門的旅遊地區都經常傳出爆發多年未見的傳染病。

世界衞生組織因應近年各地百日咳爆發,早於2015年的報告中,比較不同建議,例如廣泛為成年人和青少年補種疫苗;為減少家居接觸而替所有初生嬰兒家人補種疫苗;提早為剛出生嬰兒立即接種疫苗等措施。但目前成效最好的,應該是為懷孕中後期的母親接種百日咳疫苗,令嬰兒未出生已經有對百日咳的保護。

目前百日咳疫苗都是混合其他最少兩種疫苗一同注射,包括白喉和破傷風,並沒有獨立一種百日咳疫苗提供。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亦於日前通過孕婦在懷孕期間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做法。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