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病

盧輝文醫生 | 2019-02-04
唐氏綜合症患者比正常多了一條第21號染色體。(網上圖片)

人類由細胞組成,細胞核內有23對染色體,蘊藏着主宰我們的生命密碼,即去氧核糖核酸(DNA)和基因。基因組是指我們全部的基因,亦是制訂身體各部的結構和器官功能的藍圖。單一或多個基因變異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遺傳病可以是遺傳自上一代,也可以是自身基因出現突變而致,即使父母沒有遺傳病,子女亦有患上遺傳病的可能。現時已知的遺傳病多達5000至8000種。

遺傳病大致上可分為3類,包括染色體異常、單基因遺傳病及多種因素(遺傳因素加環境因素)疾病。以染色體異常為例,每人的細胞核內都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數量或結構出現異常便會導致不同的遺傳病,例如比正常多了一條第21號染色體,便是我們較熟悉的唐氏綜合症。唐氏綜合症大多是偶發性,家族沒有先例,目前已知的最大因素是母親的生育年齡,生育年齡愈大,子女患上風險愈高。至於單基因遺傳病,有幾種不同的遺傳模式,如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連鎖顯性遺傳和性連鎖隱性遺傳等,地中海貧血病便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單基因遺傳病,這些隱性基因可能在很多代以前已經存在。明顯有一代傳一代的疾病通常是顯性遺傳病,但也有不少個案如軟骨發育不良(俗稱侏儒症)是由於基因突變引發而沒有家族先例。這些基因突變往往早在父母製造精子及卵子時,或胚胎在母體成形時便已發生。

本文摘自《精靈一點》,逢周一至五下午1時,在香港電台第一台(FM 92.6-94.4)及港台電視31、31A播出,足本重溫:http://t.rthk.hk/12zsu

作者為香港兒科醫學院遺傳學及

基因組學(兒科)亞專科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