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病毒(三)

唐嘉其 | 2019-02-22

除了H101外,現時市場上還有一種已獲批的溶瘤病毒,就是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簡稱T-Vec。和H101不同,T-Vec本身不是腺病毒,而是單純疱疹病毒一型。

以疱疹病毒為藍本,其實有頗多好處,例如它與生俱來便有溶解細胞的能力,而且可以感染多種不同細胞。另外,由它引起的疾病,在大部分情況下相對輕微,而我們亦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相關感染。還有,單純疱疹病毒基因組相對較大,所以有多些空間可以讓科學家插入不同的基因,賦予它不同的特質。結構上,它的最外層有個獨立的包膜,透過改變膜上的蛋白質便可增強它對癌細胞的針對性。正因為這些原因,疱疹病毒一直是許多研究人員的「寵兒」。

T-Vec當然是被基因工程改造了的單純疱疹病毒。研究人員所做的第一個改變是取走病毒原有的基因ICP34.5,這樣一來可針對性地加強病毒在癌細胞內複製的能力,亦會將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的能力廢掉。接下來,研究人員再取走另一個基因ICP47,同樣亦可促進病毒在癌細胞內繁殖。正如一般溶瘤病毒的原理,當癌細胞內的病毒數量夠多,它們便會令癌細胞溶解和死亡,而釋放出來的病毒便可以再去感染其他癌細胞。

除了刪除,研究人員也為T-Vec加入兩個新基因,令它具備產生一種免疫系統刺激因子GM-CSF的能力。所以當T-Vec感染癌細胞後,還會喚醒免疫系統對癌細胞作出針對性攻擊。T-Vec除了本身的溶瘤功能外,還具備類似免疫療法的效用。

由於是具活性的病毒,所以無論是運輸或儲存,T-Vec都必須保持在攝氏零下70度到零下90度之間,使用前才解凍。這個藥物在2015年獲美國FDA和歐盟EMA批准上市,用來治療晚期而不能以手術治療的黑色素瘤。另外,藥廠也在做早期的臨床研究,將T-Vec與不同療法合併,看看能否對其他腫瘤有效。

作者為資深科研製藥人員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