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用藥須知

作為醫院藥劑師,每天覆核的長期藥物,普遍是處方給長者用的。其實需要服食一至兩種長期藥物的長者大有人在,服用十幾種的也不難找到。筆者在提供個別藥物諮詢服務時,有察覺到部份長者處理藥物方面存在問題,而且後果可大可小。
有些長者會把不同的藥物都放進某一藥袋裡,原來各自貼有配藥標籤(label)的藥袋就不見了,這種「大雜燴」的擺放藥物方法會造成混亂,隨時食錯藥也不知道。
有一次一位長者從他的「大雜燴」藥袋裡拿出一排白色小圓形藥片,想告訴我這排消胃氣藥的效用大不如前,拿來一看卻是一排糖尿藥(gliclazide),他食錯了降血糖藥,誤以為是消胃氣藥(simethicone),他當然仍然胃氣脹,險些弄得低血糖!另一次長者食錯了止肚瀉藥(loperamide)當作另一大小相約膠囊裝的止痛藥(ibuprofen),膝關節痛未有止痛之餘,更得了便秘。
其實配藥標籤上印有藥物名稱、用途、劑量、服法等,值得保留下來好讓服藥前先留意這些重要提示。視力較差的長者,家人或照顧者也能透過配藥標籤來協助他們正確服藥。而且日後有需要看不同的醫生或入院時,這些配藥標籤便是一個有用的溝通方法,來清楚告訴醫護人員現時的藥物記錄。
注意存放藥物正確方法
除個別藥物如胰島素外,長者所常用的藥物只需存放於室溫陰涼乾爽的地方,不受陽光直接照射便可以。有長者存有誤解,想到把所有藥物存放於雪櫃內保鮮,以為可以延長有效日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當我們常開關雪櫃門時,大量濕氣湧入雪櫃內,這樣更容易令藥物受潮而變壞,弄巧反拙。
現時很多藥物轉用了錫紙排裝來減少與空氣和水分的接觸,有助藥物保存,因此,除了服藥的時候,請儘量避免預先把所有藥物從原有的包裝拆出。從前就遇過一位長者帶來一些白色受潮溶了的藥片,外觀令人卻步,那是前列腺藥(tamsulosin),受潮後加速分解藥效漸失,最後全部藥片都要報銷了。如果想使用特別設計的藥盒來分配一星期的藥物,請先諮詢藥劑師正確的處理方法。
避免囤積不必要的藥物
很多長者喜歡囤積藥物,主要是過往剩下來的舊藥並未有棄掉,有長者認為當長期藥不足夠時可作不時之需,亦有長者擔心「頭暈身㷫」而無法立刻求醫時,可用「看門口藥」來應付燃眉之急。這些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在於有沒有用錯藥物,因為不當使用除了未能對症下藥外,還會耽誤病情,隨時使病情惡化。還有,過往剩下來的長期藥往往是舊劑量的,已經不再是現時最合適的劑量,曾好幾次看到長者入院是因為食錯了舊的心臟血壓藥而病情反覆,白白住院幾天!
作者為註冊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