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大研中藥治腸易激

2019-03-05
浸大卞兆祥講座教授(左)及中大胡志遠教授介紹仁朮腸樂顆粒的研究進展。(張詠欣攝)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和中文大學醫學院合作,成功研發了一種中藥藥方,能有效治療腹瀉型的腸易激綜合症,現招募合資格人士參與臨床試用新藥。

研究團隊參考傳統中醫治療腸易激的藥方再作出調較,製作成新的中藥藥方並訂名為「仁朮腸樂顆粒」,成份有白朮、白芍、厚朴,薏苡仁、火炭母、訶子和延胡索等。研究團隊比較了服用新中藥藥方、西藥和沒有服用藥物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病人,檢測及評估病人的大小便頻率和大便樣本中腸道菌群的變化,結果發現新中藥藥方能有效降低腸臟敏感,改善腹瀉症狀、抑制腸運動及緩解腸道痙攣。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胃腸功能失調的疾病,本港有超過百分之6的人患有此症,當中有三分一人屬於腹瀉型,患者會出現腹痛、持續腹瀉、大便稀爛等病癥。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胡志遠教授指,由於腸易激綜合症的發病情況較複雜,亦難以掌握病情嚴重程度,醫生主要透過處方藥物以緩和病癥,目前未有單一藥物或手術可以治療;而新中藥藥方可以多方面改善各種癥狀,而且藥效持久,相信能有效幫助患者。

這個藥方已在內地取得專利,現招募人士參與臨床試驗,合資格人士會接受為期18個星期的試驗,免費服用新藥。歡迎年齡介乎18至65歲,沒有嚴重病患,在過去三個月內每週腹痛最少一次,並有持續腹瀉的人士報名參加。

仁朮腸樂顆粒包含的中草藥:白朮、白芍、厚朴,薏苡仁、火炭母、訶子和延胡索等。(張詠欣攝)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