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藥 治女性膀胱出口阻塞

傅錦峯醫生 | 2019-03-11

張女士(化名)這陣子受泌尿問題影響而悶悶不樂,她每次如廁皆很難排出小便,而且有尿頻及容易尿急的問題,令她每天上班時都焦慮不已,不敢多喝水,怕在開會或見客時突然要上廁所。她向筆者求醫前,曾根據症狀在網上搜索,懷疑自己是膀胱過動症或尿失禁,但經超聲波及膀胱鏡檢查後,皆發現沒有結構性問題,如膀胱或子宮腫瘤、子宮水囊或肌瘤等,如此一來則是功能性問題了。果然,膀胱動力測試證實她有膀胱出口阻塞(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才有排尿不暢通的情況。

在女患者身上,膀胱出口阻塞跟膀胱過動症的症狀確是較相似,兩者都有尿頻、常有尿意甚至是尿失禁等問題,不過膀胱過動症是因為膀胱功能性容量(Functional Capacity)大幅降低,即使膀胱未儲存到一定容量,仍會發放排尿訊號或是有不正常的收縮,令人必須即時如廁;但膀胱出口阻塞則是膀胱功能性容量並無減少,然而膀胱出口(Bladder Outlet)的平滑肌出了錯,無法適當的放鬆,導致阻塞和尿速放慢。此外,在明明有尿意的情況下,患者仍是難以將所有尿液排出,導致種種症狀發生。

在女患者身上,膀胱出口阻塞跟膀胱過動症的症狀確是較相似。

尿道短較少患此病

通常此症都在男性身上發生,一來他們較有風險出現前列腺增生,導致堵塞尿液出口,令尿柱變小甚至是尿瀦留;二來男性的尿道相對女性為長,因此有膀胱出口阻塞較為常見。基本上,每年僅得幾名女性因此症而向筆者求醫,如果是結構性成因,可能是膀胱頸及尿道有「東西」阻塞了排尿出口,例如有膀胱癌、尿道結石、尿道水囊或尿道憩室等問題,這些疾病可經膀胱鏡等檢查出來。只要直接治療,便可一併處理膀胱出口阻塞。

不過像張女士這類功能性問題,一般身體檢查及門診檢查皆很難正確地診斷出來,所以須由泌尿外科醫生細心研究,抽絲剝繭,以膀胱動力測試來確診。很多時功能性膀胱出口阻塞只可歸類為成因不明,不過,既然已知道張女士是膀胱出口阻塞,當然也可對症下藥,為其紓緩痛苦。經過診斷後,筆者為她處方適當的藥物,讓其可放鬆輸尿管,不再因過度收縮而難以排尿。果然她服用後便可恢復小便順暢,煩惱不再,上班毋須擔驚受怕。

同一藥物多種功效

張女士因為有長期糖尿病及高血壓,故要定期覆診。她向相熟朋友分享病情和藥物時,對方有點震驚︰「這是男士的紓緩前列腺肥大藥物,是否開錯藥了?」這話讓張女士滿是疑問,回家後拿出丈夫服用的前列腺肥大藥物一看,竟然是一模一樣,於是便急忙找筆者查問。

治療膀胱出口阻塞有多種方法,除了採用膀胱鏡來令尿道擴張,有時更可能要為尿道整形等。至於口服藥物則以放鬆膀胱平滑肌為主。以這次為張女士開出的藥物為例,確實是經常用於紓緩男性前列腺肥大問題,基於男性的生理發展,老年後較常見此弊病,因此藥物可為他們放鬆平滑肌,得以減輕堵塞引致的排尿困難。

其實《新英倫醫學》雜誌(NEJM)已有期刊證明這種藥物不只對男士起效用,男或女有輸尿管結石,而經體外衝擊波震碎石後,亦可服用這藥將碎石排出,可見同一種藥物是有多個功效的。這種藥物沒甚副作用,十分安全,不過並非所有膀胱出口阻塞的病人皆管用,張女士是幸運的一個。由於泌尿外科的藥物用途廣泛,病人如有疑慮,宜多向自己的專科醫生查詢,毋須白擔心一場。

長期或會致腎衰竭

如有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向醫生求助,因為延誤醫治的話,可能引致尿道長期閉塞,或令餘尿長期剩餘在膀胱,較易有細菌感染出現,演變至出現尿結石、膀胱炎,或是誘發腎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等,也可能引致膀胱衰竭,長期影響排尿功能。另外,患者因排尿常感阻礙而過度用力,也可令膀胱日漸衰弱。如能紓緩問題,既可減少各種併發症的機會率,同時能夠改善生活質素,毋須因為如廁不便而影響日常生活。

撰文:傅錦峯醫生_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召集人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