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打網球都有網球肘?

在骨科的領域上,很多病症都會以發現該病症的人的名字來命名,小部分病症則會與日常的活動拉上關係,例如網球肘(Tennis Elbow)、足球員腳踝(Footballer's Ankle)、高爾夫球肘(Golfer's Elbow)等等。今天篇幅有限,我們只會集中討論網球肘。
曾有病人問我:「醫生,我都唔打網球,點解會有網球肘?」
其實,臨床上只有5%至10%的網球肘患者有打網球的習慣。網球肘的正確學名為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我們手肘關節由肱骨、橈骨及尺骨組成,有多組肌肉連接,其中肱骨外上髁便是大部分手指及手腕伸直筋腱接骨的地方,如果使用該組肌肉不當,造成勞損,筋腱連接外上髁的部分便會有慢性炎症,使患者有疼痛、火燒、手腕無力及不能提取物件。除了網球愛好者外,長者、吸煙者、體重較重的人也較易患上此症。
幸好的是,80%的網球肘患者都可靠非手術治療痊癒,只有約10%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病情輕微者,可以接受口服消炎藥或佩戴手肘托作治療,另外可以輔以物理治療及衝激波改善病情。如果痛症持續,可以考慮接受注射治療。傳統的注射物為類固醇,效果也很理想,約九成病人在注射後的4星期內改善病情。
另外,近年也新興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部分研究的數據顯示,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患者較注射類固醇的患者有較好的病情改善。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無效,便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不要以為只有打網球的人才會患上網球肘,如果有懷疑,請向你的骨科醫生查詢。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