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應市 業界認有加價壓力

自願醫保計劃昨日正式應市,「標準計劃」平均保費4000元較預期低為一大驚喜。多間保險公司昨日更接力推廣保障成分更高的「靈活計劃」,該批產品之中,對30歲至40歲的投保人而言,不少保費較「標準計劃」平均保費4000元更低,但昨日多間大型保險公司亦表明立場,齊指在醫療通脹之下,自願醫保保費確有調升壓力,但相信加幅不會過大,AXA安盛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醫務總監邱家駿道出重點,由於醫保並無儲蓄成分,一旦個別公司保費脫離市場水平,客戶自然會選擇新公司,各保險公司「你望住我,我望住你情況下,相信保費未來不會大幅上升。」
恐難抵醫療成本上升
友邦香港及澳門自願醫保計劃總裁兼首席科技及營運官葉文傑直言,如果成本持續上升的趨勢不變,令多項手術以至醫療費用觸及公司可承受的水平,「坦白講都要加價」,但強調該公司的方針是加幅低於醫療通脹。宏利香港個人理財產品業務部首席產品總監紀榮道指出,該公司有豐富理賠經驗,而數碼化理賠亦會令運作更有效率,有信心該公司的保費具有競爭力,將來保費情況要視理賠經驗及醫療通脹情況而定。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方毅昨出席電台節目時重申,自願醫保不同計劃都有足夠競爭,相信保險公司不會隨意加價,由於所有保費資料公開透明,期望能鼓勵市民購買自願醫保,減低公營醫療體系負擔。
「靈活計劃」有齊「標準計劃」的設計,而且有額外保障,但收費一般較高,單以保費決定投保,隨時錯失更佳產品,保險比較平台10Life發現,有保險公司的「靈活計劃」保費,甚至比同業「標準計劃」的保費更低,例如國壽海外的「靈活計劃」,35歲至44歲男性年均保費為3565元,比保柏的「標準計劃」4302元更低,但較常見的如腸鏡日間檢查和前十字韌帶手術,國壽「靈活計劃」保障率均超過90%,保柏「標準計劃」的保障率僅得78%和59%。
10Life創辦人及精算師倫凱恩解釋,「標準計劃」對嚴重傷病的保障率未必足夠,例如癌症治療花費37萬元為例,「標準計劃」只可索償約60%的開支,意味着受保人要自付約14萬元,但只需每月約多付百多元的保費買「靈活計劃」,便可於同一情況獲額外8萬元保障,故市民購買自願醫保前,應先進行比較及衡量個人需要,以選擇最合適的保險產品。
未來兩年參與人數料百萬
AXA安盛邱家駿認為,除價格外,各公司未來亦會在產品上作出競爭,預期自願醫保設計會成為市場指標之一,未來市面上產品會陸續向此方向發展,包括把賠償額每年更新,以及保障範圍擴展到未知已有疾病等。故此,該公司會把現有指定醫保計劃近70%客戶,自動升級到自願醫保保障範圍,即可獲扣稅、賠償額每年更新及未知已有疾病都獲保障等。
香港保險業聯會傳訊及會務總經理劉佩玲出席電台節目時說,相信自願醫療保險會是保險公司未來的重點市場,預期在自願醫保推出後,未來兩年參與人數達1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