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與乾眼症

伍立祺醫生 | 2019-04-03

白內障是香港常見的眼疾之一,但港人對它存在不少誤解。除了認為白內障是老年人的疾病、晶體要「熟透」(硬化)才能進行手術、不清楚白內障患者術後可重拾視力等誤會,乾眼症與白內障的關係是很多人忽視的一環。

今時今日,白內障手術不再只是根治老化天然晶體,新一代全方位人工晶體還能一併改善其他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讓患者能看清遠、中、近各種距離的事物,但手術前要計準眼球長度、角膜弧度才能準確決定人工晶體的度數,而嚴重眼乾可導致眼角膜爆坼,影響術前晶體度數預算的準確性。

乾眼症是十分常見的都市病。眼睛淚液有3層,外層是油脂,防止水份揮發,中間佔八至九成是水份,最底層則是黏液層,這一層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淚液分泌不足、淚液量足夠但蒸散速度過快、荷爾蒙失調、眼睛長期盯着電腦而令眨眼次數大幅減少、接受眼科手術等都會影響淚腺分泌。

眼球表面無法保持平均與適當的濕潤會造成乾澀、視力模糊等症狀,當中以女性和長者眼乾的機會尤其高。因此,若同時患有乾眼症、白內障,手術前應先請醫師評估,若乾眼症過於嚴重則須先治療好眼乾問題,再進行白內障手術,才能提高手術的準繩度。

40年前,白內障手術屬創傷性手術, 需要為眼球麻醉、切開眼球。

近年,白內障手術已發展成微創手術,傷口小、手術時間短,成功率亦非常高,但手術後眼睛一樣會有短暫的乾澀、 異物感。

這個困擾在選擇全方位人工晶體的個案特別明顯,因為全方位人工晶體對眼乾的容忍性較低,所以手術前更應先評估眼乾症狀。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

熱門話題

健康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