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真正「治本」法

痛風症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坊間也有不少聲稱可以降尿酸的保健產品、祖傳秘方和偏方。
痛風的根本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過高,所以不論是中西醫藥或者保健產品,只要能夠把尿酸降到一個「安全水平」,就可以大大減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西方醫學現時最常用的降尿酸藥有兩種,包括「別嘌醇」(Allopurinol)和「非布司他」(Febuxostat),主要作用是減少身體製造尿酸。
這裏有一個問題,透過藥物降尿酸當然十分有效,但很多時當我們嘗試減藥的時候,尿酸很快就反彈,不久痛風就會翻發,變相病人需要長期依賴降尿酸藥。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先要清楚了解尿酸高的真正成因。每個痛風病人尿酸高的成因都不同,很難一概而論。
不過,如果痛風病人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脂肪肝、中央肥胖等問題,那麼尿酸高的原因很大機會和內臟脂肪有關。2016年,日本的學者利用電腦掃描,為801位本身並無長期病患的日本男士量度腹部的整體脂肪、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研究最終發現,內臟脂肪愈多,血液中的尿酸就愈高。
內臟脂肪的主要成因是體內的胰島素過高,胰島素過高和長期過量攝取糖份(尤其是果糖)和精緻澱粉有關。胰島素過高會令腎臟減少排泄尿酸,內臟脂肪細胞也會製造尿酸,兩者夾擊下令尿酸長期高企,病人難以停藥或減藥。
因此,如果痛風病人同時有三高、中央肥胖、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減少體內的胰島素,減輕體重,減少內臟脂肪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案。
筆者曾遇過不少痛風病人服用消炎止痛藥後傷腎的個案,所以痛風病人應該盡快跟醫生商討一個治本的治療方案。
作者為腎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