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山丘」

市場上聲稱能改善眼袋的技術和儀器五花八門,標榜「無痛、無創、徹底去眼袋」,聽起來甚為吸引。事實上,眼袋是一個複雜又頑固的問題,去除眼袋真的是那麼簡單?
眼窩內脂肪的作用是保護和穩固眼球,下眼窩脂肪主要靠眼眶隔支撐,薄薄的皮膚肌肉加以輔助。隨年齡增長,這些組織變弱、變鬆弛,下眼窩脂肪增多,脂肪便有機會「突破防線」,形成眼袋。另外,骨質流失、脂肪萎縮、臉頰下墜等因素,會令眼瞼跟臉頰交界處變得凹陷,令眼袋更易呈現。當然亦有些是遺傳因素,年紀輕輕就有眼袋。眼袋的臨床表現多樣化,不同的結構問題會在眼下形成山丘般起伏和不同類型的眼袋。
醫學科技進步,無創眼袋治療的技術和儀器不斷湧現,較常用的有射頻和聚焦超音波,主要透過收緊皮膚和結締組織,把脂肪拉回原處,像穿上塑身衣一樣,但不能真正消減脂肪,且要視乎所用的儀器,效果一般,改善輕微而短暫,只適合輕量級眼袋。眼瞼跟臉頰間的凹陷眼袋就只能注射透明質酸來填充撫平,於視覺上修飾,效果一般維持6至12個月。
近年有一種新的微針射頻技術,利用不同長度的絕緣微針刺穿皮膚並對準眼袋深層脂肪,微針上的絕緣層能確保表皮免受灼傷,射頻能量能收緊皮膚和眼眶隔的同時,並加熱溶解底層脂肪,於同一時間處理不同的結構問題,效果相對較顯著持久。這屬微創技術,須由醫生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過程中,被液化的脂肪會從皮膚刺穿位置流出,復元期約一星期,一般建議1至3次治療。
不過,科技再進步,總不能靠單一方法處理不同類型的眼袋問題,眼袋手術仍是目前唯一有效大幅改善眼袋的方法。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內分泌及糖尿治理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