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醫學

潘偉麟醫生 | 2019-04-19
放射科診斷包括為病人進行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網上圖片)

放射醫學分為3個大範疇,包括放射科、核子醫學及腫瘤科。放射科醫生主要為病人提供診斷及介入治療。放射科診斷方面,包括為病人進行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檢示其結果;血管介入治療則是以導管、導絲在病人的血管中進行微創手術,其用途覆蓋癌症及急性中風等疾病。

放射科治療的特色在於運用放射技術檢視體內情況,方便為病人做跟進治療,常用的放射技術及儀器包括X光、超聲波、磁力共振等。以雙平面血管造影機為例,利用兩部X光機同時發放X光,以不同角度觀察血管內的病變及血管分布狀況,有助放射科醫生清晰地檢測病人血管內的情況,以便訂立治療方案。另一常用的診斷儀器是電腦掃描機(CT scan)。雙能電腦掃描機能同時發放兩種不同能量的X光,以分開檢視體內各種器官及組織,同樣有利醫生分析及了解病情。

相對較冷門的核子醫學,是指以非密封式的放射性物質為病人進行治療及診斷,是目前常見的醫療檢測方式之一。核子醫學診斷能有效地偵測早期腫瘤擴散和器官的生理病變,應用範圍大至腫瘤、腦部、心臟,小至消化道、內分泌至泌尿等。常用的骨掃描和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能透過掃描機記錄病人體內放射製劑的分布情況,由此取得體內器官或組織的影像供臨床診斷。治療方面,醫生會為病人處方較大劑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服用放射碘以治療癌症。放射性治療可治療多種癌症,原理是破壞癌細胞內的DNA,防止它們繁殖,從而令癌腫瘤萎縮。雖然外界擔憂正常細胞會在治療期間受影響,但由於它們的修復能力較強,所以放射性治療仍是癌症治療的主要療法之一。

本文摘自逢周一至五下午1時港台第一台及港台電視31、31A播出的《精靈一點》,重溫:http://t.rthk.hk/12zsu

作者為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