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可以根治嗎?

宋自強醫生 | 2019-05-03
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進食貝殼類海產。(網上圖片)

痛風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並會引發急性關節炎。隨着飲食模式的改變,本港病人數目有顯著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情況值得關注。

尿酸(Uric Acid)沉積是誘發痛風的主要成因。然而,影響誘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基因、年齡、某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及腎病)和藥物(如利尿藥、環孢素)等。血液內的尿酸除了由體內產生,還可來自所攝取的食物,所以控制飲食是最有效防止及降低痛風發作的方法。痛風患者更應該盡量避免進食嘌呤(經人體代謝後會產生尿酸)含量較高的食物,除了貝殼類海產及酒類外,還有動物內臟,包括豬肝、雞腎、豬腦、豬大腸及牛雜等。

雖然痛風症不能根治,治療目標除了緩解急性發作症狀外,更着重減少發作次數和預防關節損傷等後遺症,從而提高生活質素。現時,主要有3類藥物用以緩解急性痛風發作,分別是秋水仙鹼、非類固醇消炎藥及類固醇。此外,在軟組織中出現痛風石或有尿酸腎結石的患者更需要服用降尿酸藥物來控制血液中尿酸水平低於6 mg/dL。在服用初期,降尿酸藥物需和治療急性痛風發作藥物一起使用來預防可能出現的急性痛風發作。部分人在服用傳統降尿酸藥別嘌醇(Allopurinol)後會出現皮膚過敏反應,當中最嚴重為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患者會全身皮膚脫落及口腔潰瘍,嚴重甚至有機會死亡。研究亦顯示HLA-B5801基因大大增加了服用別嘌醇後產生嚴重皮膚過敏反應的風險。因此,服用別嘌醇前可考慮先進行基因測試或選用新一代降尿酸藥物非布司他(Febuxostat)。由於新藥降尿酸效力較強,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風險也較低,故在不少西方國家已被視為第一線的降尿酸藥。

作者為風濕病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