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

梁嘉銘醫生 | 2019-05-27

劉先生上月因腦動脈瘤爆破而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幸好搶救及時,總算康復過來,但近個多星期又出現頭痛,尤其在早上更為明顯。經掃描後確定出現腦積水的後遺症。

腦積水是指腦脊液異常地積聚在腦室之內,一般可分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兩種。前者通常因腫瘤或腦出血阻塞着腦水的運行通道而成,也有因較少見的情況如導水管狹窄、下疝畸形等而引起。非阻塞性積水則是由於腦水的分泌和吸收失去平衡,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或腦炎、創傷或腦科手術後的後遺症引起。

成年人的腦部每天大約分泌出450至500毫升腦脊液,一旦運行的通道或吸收受到阻礙,這些液體便會積聚在腦室之內使它膨脹起來,令腦壓升高,患者會感到逐漸加劇的頭痛,甚至出現嘔吐、視力模糊、記憶力減退,一般透過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便可診斷出來。

但在長者之中,一種被稱作「常壓性腦積水」的情況卻很易被忽略。患者早期會出現步履不穩、容易跌倒的情況,接着便會出現認知及記憶力衰退,到後期更會小便失禁。由於這種情況會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逐漸形成,病人不會出現頭痛,因此很易被誤認為是年老退化或認知障礙所致。電腦掃描顯示的影像也很易被誤認是腦部萎縮的後果。醫生往往要透過脊椎穿刺術來量度腦脊液的壓力並觀察把部分脊液釋放後的反應。

治療方面,可透過腦水引流手術,將導管植入腦室,把腦水引流至腹腔或心房內。導管中間會接駁一個可調校壓力的活瓣,讓醫生可以選擇適合的壓力,因應病人的情況控制腦水引流的流量。

另一種技術是第三腦室造瘻術,透過內窺鏡在第三腦室底部造出一個缺口,造成新的通道,讓腦水繞道而行。這方法的好處是避免了在身體植入外物,但一般只適用於導水管狹窄等阻塞性的腦積水。

作者為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