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與關節痛

陳永亮醫生 | 2019-06-08
若痛風發生在手腕關節,亦有機會出現類似腕管綜合症的徵狀。(網上圖片)

痛風俗稱「富貴病」,因為喜歡大魚大肉的人更易患上此病。當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尿酸鹽便會積聚於關節,引起發炎、疼痛。關節紅腫,大部分人會先想到骨科,但痛風與一般關節炎、腕管綜合症等類似痛症又有何不同?

痛風患者大多是中年男性,數字是女性的4至5倍。進食紅肉、海鮮、內臟、豆類、火鍋等高普林(或稱嘌呤)食物,以至天氣轉變、輕微扭傷都有可能誘發痛風。發病時通常大拇趾(腳趾公)關節為最常見,症狀包括紅腫熱痛,並且有機會在短至一夜之間突然發作。

這與細菌性關節炎、免疫系統失衡而導致的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不盡相同。腕管綜合症不只痛,還會有手指麻痹的感覺。不過若痛風發生在手腕關節,亦有機會出現類似腕管綜合症的徵狀。

因此,要找出真正的病因,首先需要評估病人的徵狀,包括有問題的關節位置所在、飲食習慣、是否有肥胖問題或相關病史等。根據這些臨床診斷,通常已可分辨病人是否患上痛風。加上血液、X光、關節積水和痛風晶體等測試,就能更準確地診斷病症。

痛風不能根治,但適當的藥物及飲食控制可以防止痛風復發和痛風石的形成。不同階段的痛風有不同的醫療方法,一般藥物治療比手術治療常見,除非痛風石過大而導致潰瘍、細菌感染或壓迫神經線與肌腱。原因是痛風手術風險高,如粉筆碎散布的痛風石難以完全清除,手術傷口癒合也比較難。

預防靠習慣

急性痛風發作時會用到紓緩發炎症狀的消炎藥,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環氧化酶二抑制劑、秋水仙鹼。當痛風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尿酸會形成結晶,變成慢性痛風。而痛風晶體一旦積聚起來,會導致關節侵蝕及變形,這時需要從降低尿酸水平入手。除了沿用多年的傳統藥物別嘌呤醇,比較新的痛風藥物非布司他亦能抑制尿酸產生、減少尿酸晶體形成,以及縮小已形成的尿酸結石。

無論是藥物或手術,都是治標不治本。要預防痛風,首先要從飲食習慣開始做起,避免高普林食物和酒精飲品,多喝水、多做運動,避免身體過重。將血液尿酸水平控於0.36 mmol/L以下,才能減少患上痛風的機會。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信 ● 健康] 又濕又熱容易打敗仗?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