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長者易食錯藥 港大學生上門教導藥到病除

2019-06-21
學生為麥婆婆編製簡單易明的食藥時間表。學生與導師在探訪期間解釋服藥次序。

根據2013年香港藥學會的調查研究,現時全港約有四成長者需要服用五種或以上藥物,其中獨居長者更易經常食錯藥、忘記食藥或者服食相沖的藥物,輕則令藥物失效,重則加劇病情,需要入院治療,最嚴重者更會危及生命。為協助長者正確地食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與香港仔坊會合辦社區藥物計劃,讓該學系四年級學生與註冊藥劑師定期上門探訪獨居長者,教導長者正確食藥。有參加這個計劃的長者十分感謝學生度身特製的食藥時間表,提醒她早午晚的食藥次序,不會再食錯藥。

長者食藥挑戰大 社區需求殷切

在全港長者人口比例第三高的港島南區,不少獨居長者需要社工或社區組織的職員陪伴到醫院覆診,由於每次都獲分配數個月的多種藥物,藥物的數量及種類讓長者容易混淆,而且並不是每位長者都有能力正確地服藥,最後還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眼見社區的需求殷切,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與香港仔坊會在一次地區活動後,萌生合作念頭,合辦「藥『到』病除長者藥物管理計劃」。

計劃由2015年開始,為南區獨居長者、並需要服用五種藥物以上、或需要定時到兩間或以上的專科診所覆診的長者,提供上門指導服務,教導長者如何正確用藥。患有長期病患的麥婆婆指,她每天早午晚共需食超過十種藥,「有些空肚食,有些飽肚食,多得同學仔為我特製食藥時間表,才知道食藥的份量和次序。」同學探訪麥婆婆當日,發現有些藥物已經融化,更需即時教導婆婆正確的藥物儲存方法。

應用課堂知識 回饋社區

負責該個計劃的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及註冊藥劑師林珮珊博士指,作為「準藥劑師」的四年級學生可應用課堂的知識,累積實戰經驗,深入了解人口老化對未來工作的挑戰,同時服務社區。參與計劃的陳同學認為,上門探訪長者不僅可以讓他將知識溫故知新,更重要是訓練他的溝通技巧及同理心,「正正是有這個機會與長者互動,我才更明白長者的需要,這對我未來藥劑師的工作十分有幫助。」
計劃已納入藥劑學學士課程,在過去四年間服務逾一百位長者;以一對一模式,每位四年級學生於九個月時間內為指定長者提供五次藥物跟進,當中兩次探訪更由註冊藥劑師監督,以確保計劃成效。

學生與導師在探訪期間解釋服藥次序。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與香港仔坊會合辦【藥「到」病除】長者藥物管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