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玫瑰」

戴俊聰醫生 | 2019-07-03

不少患者對玫瑰痤瘡認知不足,往往到了病情嚴重時才去求醫。

屬慢性皮膚病的玫瑰痤瘡,患者以30至50歲女性為主,主要症狀包括面紅和痤瘡,集中在面部中央,包括眉心、 鼻、面頰和下巴,常被誤以為是皮膚敏感或暗瘡。玫瑰痤瘡成因包括遺傳和環境因素,研究發現患者皮膚有血管功能失調、免疫系統反應過大和發炎因子積聚的情況,因此患者皮膚特別敏感,易受不同環境因素影響而引發病情,近年亦有研究發現部分情況與一種毛囊蟎蟲有關。

玫瑰痤瘡分為四類型,常見是「泛紅血管」和「丘疹膿瘡」型,兩者之別只是症狀、嚴重程度和治療方法不同而已。典型的臨床表現是初期面部皮膚容易泛紅和易受刺激,可伴隨輕微刺痛和灼熱感,陣發性面紅亦可能漸變得持續,並出現微絲血管擴張;部分患者有機會反覆長出如暗瘡般的丘疹膿瘡。很多時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和防止病情惡化,但始終未能根治,而病情反覆,愈「爆發」得多,情況就愈差,往後的治療難度亦相應增加;因此,及早控制和預防「爆發」十分重要。

要預防玫瑰痤瘡爆發,首要避開誘發因素及找出適合個人皮膚的護理方法。護膚原則是「溫和、友善」,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果酸、薄荷、磨砂等刺激成分的護膚品,也要每天為皮膚做好保濕和防曬。玫瑰痤瘡的誘發因素因人而異,只要花點心思找出,在生活上作出些微改變,便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改善。

醫生因應臨床類型和嚴重程度處方合適治療,外塗藥膏如Metronidazole、 Ivermectin、Azelaic Acid是常用於丘疹膿瘡的一線治療,情況嚴重可用口服抗生素或異維A酸。外用血管收縮劑Brimonidine gel和光學治療亦能有效改善面紅狀況。

作者為中大內分泌及糖尿治理理學碩士

 

[信 ● 健康] 皮膚護理非難事,護膚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