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的處理

梁嘉銘醫生 | 2019-07-08

陳小姐5年前因頭痛接受磁力共振腦掃描,結果發現在丘腦位置有一顆5毫米直徑的海綿狀血管瘤。由於位置比較深入,當時醫生只建議觀察,但每年一次的檢查卻發現它逐漸長大,由原本的5毫米增長至15毫米,於是前來商討可行對策。

海綿狀血管瘤並非真正的腫瘤,而是一束不規則的畸形微絲血管,外貌有點像藍莓。發病年齡約40歲。約70%至80%個案發生在大腦,也可在小腦、腦幹及脊髓出現。通常因出血引發頭痛、功能障礙或癲癎而被發現,但亦有不少個案沒有顯著病徵。大部分病者屬於偶發性。

病變的平均出血率每年約0.5%至2%,一旦出血,再出血的機率會升至4%以上,其中又以位於小腦及腦幹的出血率較高。幸好出血時多數是小量及慢慢地滲出,之後便會自動停止。流出來的血液會被分解及部分吸收,剩下的部分會積聚在畸形血管周邊,使它的體積慢慢變大。因此,患者往往只感到頭痛甚至沒有察覺,大部分不會導致嚴重中風或致命。這些病變如在大腦表層附近,可引發癲癇。

處理方法包括觀察、手術切除及放射外科治療:位於接近腦部表層而又不牽涉重要功能區域的病灶,通常都可以安全地被切除,解除再出血的風險,手術時亦會盡量清除周邊的血液沉積物,減少將來癲癇的機會。如能配合電腦定位導航,甚至術中磁力共振等技術,安全及成功率更可大大提高。至於在腦幹等深入的位置,因為手術的風險較大,所以醫生要權衡手術及疾病自然發展的風險才能作決定。

近年陸續有報告證明伽瑪刀等放射外科治療對這些深層病變有一定療效,能將出血的風險由原本高於30%減低至兩年後少於10%,但也有4%至10%機會出現因放射治療而引發的副作用。

作者為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 ● 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經常頭痛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