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不要做「中醫」

許懿清中醫師 | 2019-07-11
一個健康的人偶爾多吃些甲殼類海產對健康是無礙的。

近月以來的逆權抗爭為大義,着實是香港人生活中不能避開的一部分;繼續抗爭需要有用之軀,我們必須繼續身體健康是基本要求。日常生活中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最為關鍵,筆者發現近年身邊很多朋友或其他人均非常注意飲食養生,動輒就說這樣不能吃,那個應少吃,吃了這種食物又要避開另一款食材等等,一開始進食就變得煞有介事,小心翼翼地吃。今天跟各位說說中醫會怎樣吃飯的。先旨聲明,本文只是談筆者自己及筆者認識的中醫,並不代表所有同業,請其他同業勿誤會「被代表」了。

毋須動輒戒口

一般來說,中醫的健康飲食觀包括:適可而止,因時、因地、因人去「揀飲擇食」,在患病時需要特別地吃,忌多吃肥甘厚膩之品,切勿多吃過於寒涼及辛熱之食物,不建議喝冰凍飲品,別嗜吃生冷的食物,飲食內容要豐富多樣、營養均衡。基本上與現代營養學所主張的一樣,膳食素材要多種多樣,不偏吃,也不過吃某一種或某一類食材等。那為什麼人人都說中醫都喜歡着人戒口、忌吃、少吃某些食物呢?

筆者並不認同動不動就戒口或拒吃某種食材,只要身體正常又健康,理論上什麼食物也可以吃,平素吃得最多的應是性質平和之品,澱粉質來源如米飯、粉、麵等;一般大路的蔬菜及瓜類,像是菜心、西蘭花、生菜、菠菜、冬瓜、節瓜、青瓜、南瓜等;食用歷史悠久的生果,諸如蘋果、蕉、提子、桃、杏、藍莓、木瓜、橙、梨、西瓜等;蛋白質來源如豬、牛、魚、雞、鴨、蛋、奶、豆類等。再配合一些時令的食材,例如在夏季可多吃一些西瓜及冬瓜來消暑降溫;秋天則可多吃潤燥養肺的食材如雪梨、雪耳、百合、沙參、玉竹等;到了冬天相對可吃多一些羊肉,多些以打邊爐作為烹飪形式的飲餐,較其他季節稍為吃多些性熱的食物如鹿肉、燉湯、肉桂等;春日潮濕則宜吃多些健脾化濕之食品如淮山、蓮子、雲苓、白朮、扁豆、黨參等。

適當開心地吃

對性質溫、涼的食材也可均勻地吃,很多人都知道西瓜、蜜瓜、生菜、白菜都屬涼性的,辣椒、花椒、炸薯條、榴槤等屬於溫甚至熱的,我們應該常吃嗎?這就要看自己的體質了,有些人天生是受得「熱氣」的,這些人吃多了溫、熱食物也不容易產生問題,另一些人卻是天生很「惹火」,吃少少熱氣食物就會出現「上火」徵狀,這些人就要少吃溫、熱食物了,相反,卻要吃多些涼性甚至是寒性的食物。這跟中醫說的配合體質去進食之精神是一致的。

以上提及的都是適用於一般狀況下的飲食原則,生病時應有一些特殊飲食守則的,這點另文再談。至於坊間有些人對於是蝦、蟹、貝殼類海產、鵝、調味品甜食等均抱持抗拒態度,筆者認為是無必要的,除非對以上食物過敏,一個健康的人偶爾多吃些甲殼類海產對健康是無礙的,不時吃吃鵝、適當地用些濃味的調味品於養生也是不妨的,少量吃甜點也是可以的;一講到吃就整日神經緊張,忌諱多多,這種態度對於身體健康的傷害反而更顯著。適當地吃、開心地吃,吃新鮮、天然食物,方為養生之道。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chimed.com.hk

 

[信 ● 健康] 食無定時容易打敗仗?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