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罷下的醫院

天峯醫生 | 2019-08-17
絕大部分的醫護人員,無論是什麼政治取態,在醫院內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專業的水平。(法新社圖片)

8月5日,是繼去年超強颱風「山竹」來襲之後,香港再面對的另一次全城交通大癱瘓。

「三罷」當日,公營醫院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人手安排。

如果有太多醫護人員響應罷工,醫院的服務毫無疑問地會受到影響。筆者要聲明的是,這個跟任何立場無關,筆者只是純粹從醫療服務人手的角度出發。另外是,即使同事選擇如常上班,但他們也可能受交通影響,包括鐵路停駛、馬路堵塞等而未能準時回到工作崗位。

風暴襲港的時候,根據既定機制,許多非緊急服務會因應天氣情況而取消。然而,一般來說,醫院除非在非常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無論是急症或非急症的服務,都盡可能希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以免影響病人的治理。

眾所周知,香港公營醫院醫護人手緊絀,每一個職系每一個階層的同事人手空間並不寬裕。經過星期六、日之後,星期一尤其是早上,往往是病房一星期裏面最忙碌的時段,也有不少預約的臨床醫療服務。

尚幸絕大部分的醫護同事都沒有參與罷工(這個當然也是純粹從人手的角度出發)。事實上,有不少同事表達心底裏是支持「反修例」及支持年輕人的,只是礙於其職責和病人福祉,所以不會參與罷工,但會戴上黑色口罩,又或是在胸口掛着小黑絲帶,以作表達。

筆者在之前〈風暴下的手術室〉(刊於2018年9月29日)一文提過,同事之所以冒着風雨危險都要回醫院,不是純然的「職責所在」,而是對其工作意義的一份熱誠。而這份熱誠,在今次再一次呈現。

除了有同事因為鐵路不通,要在烈日當空下排隊數小時仍不放棄等候接駁巴士之外,有同事特意預早回到醫院,以免受到繁忙時間的交通影響;亦有同事踏了兩小時單車,以避過擠塞車路;更有同事當義務司機,去不同地點接載其他同事。

謹守專業崗位

另一個挑戰是突發的服務需求。

就如筆者上一篇文章中指出(刊於2019年7月27日),一旦有衝突發生,醫院可能要在短時間內接收不能預計數目的傷者,但另一個問題是不知道這些衝突會持續多久。假如同事因響應罷工或因交通關係而未返回崗位,突然又有不同傷者送到醫院的話,後果其實可以頗為不堪設想。幸好,這兩個假如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交通情況除了影響同事上班下班,同時也有機會影響病人出院和轉院的運送服務。當主要道路被堵塞或是交通燈損壞,需要依靠非緊急救護車的病人運送也可能受到影響。醫院便需要作出特別安排,以確保病人安全。

第三個挑戰是同事的安全。

任何時候,照顧病人和治理病人必然是醫院的首務,然而,在這非常時期,醫院亦要特別顧及同事的身心安全。醫院範圍內多數有同事相照應,有需要時亦可以有保安同事協助。只是,在繁忙的部門,尤其是急症室或一些專科病房,同事很多時未必能夠一眼關七。倘若傷者之外還有其他人士,包括警員、律師、家人等,整個氣氛亦比平時繃緊,對同事來說是相當大的壓力。

此外,也有一些普通科門診,不在醫院範圍之內,裏面可能只有幾位護士、支援同事和醫生,卻又鄰近示威的區域,萬一爆發衝突,門診也許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有同事表示沒問題,但也有些同事表達有少許擔心。然而因為已經有預約,不希望影響病人服務,於是在衡量過風險之後,在看完預約應診的病人之後,即使還未到關閉時間,門診也提早關門,好讓同事早些離開返家。

事實上,也有不少同事說過,周末周日以至平日的晚上,也會盡量避免出街。

絕大部分的醫護人員,無論是什麼政治取態,在醫院內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中立和絕對專業的水平。

在醫院內,同事有不同意見、不同立場、不同價值觀絕對沒有問題!即使同事有不同想法,甚至也有內心激動的時候,但仍然能夠在相互尊重和關愛之下,照顧不同病人的不同醫護需要。他們無時無刻謹守崗位,各盡所能,無分「顏色」,甚至每人都願意多走一步,也就正正是靠同事對自己專業的尊重和熱誠。

其他的專業,包括警察、記者、教師等,都同樣需要持平、中立,不應該把個人的立場帶到工作上,影響專業判斷,不是嗎?

「自我篩選」資訊

在數碼年代,網上資訊早已經變得非常泛濫。發放訊息的人已經不再像以前需要有根有據,即使是次運動初期,已經有不少不實或片面的資訊,到現在更加是排山倒海。有借題發揮的,有斷章取義的,有有前文無後理的,有有後理無前文的,甚至有無中生有的。尤其是近年很受歡迎的「懶人包」,視乎發放者的出發點,有時更難確定其全面性。

除了資訊本身的真確性和全面性之外,怎樣接收和演繹資訊也是一個問題。由於資訊實在太多太快,大部分人已經不願意亦沒有辦法去消化所有資訊,以致由以前的Information is King發展成現在的Perception is King,觀感幾乎決定一切。加上不少人很容易用情緒和立場去「自我篩選」資訊,所謂「啱聽就聽」,好像「國王的新衣」一樣,自我價值只會不斷膨脹。

於是乎,盲撐、語言偽術、一言堂、白色恐怖、標籤、打壓言論自由、漠視民意、未審先判、濫用私刑、選擇性執法等等,這些我們或許曾經用來指罵其他人的說話,其實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就如《路加福音》的一段經文所說:「你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裏的木屑,卻不想自己眼裏的梁木呢?」

幸而,雖然仍然有人「鬧咗先算」,不過近期也真的多了人要求先作fact check。

不過有時fact check其實很不容易, 尤其是兵荒馬亂的時候,加上人人有各自立場,你一言我一語,孰真孰假,即使有片有圖,但在這個世代,「key圖」已經不在話下,大家看過電影都知道,同一個拍攝紀錄,只要用不同剪接技巧,先後次序互換,甚至加上一些不同聲音、光線等效果,整個故事線或訊息都可以180度轉變。如果九成的鏡頭都只向着某一方,除了未必夠全面之外,數量上自然又產生出另一種偏差。所以,我們需要人人都無選擇性地將所有原始客觀的資料提供,才有機會真正的還原整個真相。

香港現在最需要的是停止散播仇恨和恐懼,終止一切情緒式的反射反應。宗教界的領袖們更應該趁這個時候出來彰顯和宏揚愛與寬恕的大道理,好讓大家都靜下來time-out 一下,真正想想一些可行、可商討的方案和要求。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正如筆者的一位朋友說:「若果真的愛香港,若果真的要『齊上齊落』,究竟應該是200萬人跟着這些以破壞為手段的年輕人走,抑或把這些『勇武』的年輕人帶回大部分香港人崇尚的『真和理非』呢?」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 ● 健康] 醫護服務謹守崗位,病人資訊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