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通波仔」

梁嘉銘醫生 | 2019-08-19
隨着年齡增長,血液內的脂肪、膽固醇或多或少會慢慢積聚在血管壁上。(網上圖片)

王先生雖然多年前已患有糖尿及高膽固醇,但一直沒有明顯病徵,所以即使醫生建議服藥,也不是時常遵從。直到兩星期前發覺間歇性地出現右手乏力及右眼視力模糊,經檢查後發覺左邊的頸動脈已出現嚴重收窄,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

隨着年齡增長,血液內的脂肪、膽固醇或多或少會慢慢積聚在血管壁上,令管壁變硬變厚,這情況稱之為「粥樣硬化」。有研究顯示,20多歲年輕人也可發生。如再加上高血壓、高膽固酵和吸煙等影響,血管老化的速度便會加快。這些粥樣硬化斑塊一旦脫落,便會造成血管閉塞,導致缺血性中風;即使沒有脫落,也會逐漸令血管通道收窄,影響血流暢通。

王先生的情況其實是小中風:病者可突然出現半身乏力、麻痹、口齒不清或視力障礙(周邊環境突然變暗或部分被阻),有些人則出現神志不清或記憶力障礙。雖然這些徵狀可在數至數十分鐘內消失,但已是一個危險警號,標示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在接着的數日至數個月,病者出現嚴重中風的機會會大大提高。一些數據更顯示往後的一周內,中風的風險高達10%!

對於輕微的動脈收窄,醫生通常會處方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液凝結及盡量控制「三高」的風險因素,但對多於70%的收窄,或曾引起小中風的病變,則要積極考慮用手術把收窄的血管重新擴闊:

支架植入術:在股動脈放入導管並在X光監察下遊走至頸動脈,在收窄的地方放支架,再用球囊把狹窄的地方擴張,使血液流動恢復暢通。這技術除了用於因粥樣硬化而收窄的血管外,亦適用於因鼻咽癌或頭頸癌而接受電療所引致的頸動脈收窄。有別於頸動脈內膜剝離手術,病人不用「開刀」,一般術後2至3天便可出院。即使如此,病人仍要繼續嚴密監控血壓、血脂、血糖等風險因素,亦要注意飲食和做適量運動,減慢血管老化。

作者為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 ● 健康] 經常捱夜容易打敗仗?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