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發炎了怎辦?

侯鈞翔醫生 | 2019-09-02
傷口發炎常見感染的病原是來自皮膚的普通金黃葡萄球菌。

這是一次極難的覆診。

雪儀小腿有一紅疹,切了作病理分析,結果是血管發炎。拆線之前,雪儀堅持去了滑雪,回來時紅腫一大塊,泌出膿水:傷口感染了。我取膿水樣本作細菌化驗,膿水從傷口底部擠出,要把縫線拆除,徹底清洗病灶傷口。我輕力把線拔走,然後開始清洗傷口。

「痛嗎?」我問,她皺一皺眉:「嗯,有點。」但必須盡快把發現壞死組織清走。

傷口發炎是一個極難受的併發症,醫生及病人都不想面對。病人要經歷手術之後的二次創傷,傷口發炎也不是醫生一天到晚處理的常規工作,畢竟感染個案只是偶爾出現。醫生肯定會感到困惑自責:是不是自己哪裏出錯了?影響傷口復元的因素很多,年齡、體重、慢性疾病如糖尿和肝腎病、長期藥物等。也受到手術部位影響,如頭頸復元最好,四肢特別是下肢較差;也受到部位的衞生情況,如下陰、股溝位置及腳部較易有菌污染。另外,吸煙會令血氧量降低,尼古丁令血管收縮,香煙氧化游離基會阻碍傷口復元,飲酒及辛辣容易刺激傷口。下肢經常活動及支撐體重,血液回流較慢,一下子「無情力」或強行運動,很易撕裂傷口,造成感染。再加上雪儀本身皮膚血管發炎,也影響復元。

病人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是已知風險,但「何必選中我」?正如旅行途中死火一樣;這些情況甚至會破壞醫患互信。「是不是我剛做完手術那天晚上不小心弄濕了?」雪儀問,但她之後有清潔換藥。也有研究指出,即使不用特別敷料,只是簡單保護保持清潔,也不會增加感染風險。

常見感染的病原是來自皮膚的普通金黃葡萄球菌,化驗也證實了雪儀感染的是這細菌。我處方了抗生素,並每日為她清洗。兩個星期後,傷口感染大致穩定,大家鬆了一口氣。但有一道明顯的疤痕,要進行疤痕修復了。

作者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皮膚發炎要小心,護理訊息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