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孰能處之安然

韓敬謙醫生 | 2019-09-13

整整3個月的政治運動及警民衝突使社會瀰漫着負面情緒和無力感。每天接受大量示威及衝突的影像和資訊,情緒難免受到牽引,更可能誘發情緒病。尤其對抑鬱症及焦慮症病人,病情可能會惡化。社會撕裂問題嚴峻,各人持強烈不一的意見,與他人討論時,不論是親友、同事及生意夥伴,亦易產生摩擦,使關係破裂。

親身經歷衝突的市民有機會患上急性壓力反應,腦海或會不斷重演着事件,以及充斥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從媒體得知資訊的市民,同樣可因感同身受而造成同樣的心理壓力。這些情緒反應需要數天至數周消化,但如超出自身能承受的臨界點,因此影響生活、工作及社交,或負面情緒持續數周,覺得自己無用及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有輕生念頭,可能已經發展成較嚴重的情緒病如創傷後壓力症或抑鬱症。此時已難以自我撫平傷痛,宜盡速向精神科醫生求助。

面對大大小小社會事件,容易積壓負面情緒,市民應如何自處?意識到自身已充斥負面情緒且難以抽離時,該冷靜審視是否適合繼續接收這些資訊或參與某些活動。假如難以繼續,請稍作休息,暫時停止接收資訊或討論;投入自己的喜好或興趣,使心情放鬆,從而取得平衡。心情定下來時,我們才有空間消化當前的事情。假如繼續接收資訊,可嘗試只看文字,避免看感官衝擊較強的圖片或影片,或設置時限,例如每天只看半小時新聞,或只在某段時間接收資訊。跟朋友家人傾訴感受也是紓緩壓力的方法之一。親友亦宜放下立場,摒棄爭論與指摘,表達關心及接納以助對方渡過心理難關。與人理性討論時亦應管理好情緒,接受有人未必能持相同立場,避免抱着「我對你錯」的態度展開對話,導致關係決裂。

在關心社會之餘,也要注意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變化,適當時候就要放鬆心情,勿讓情緒如橡筋般拉得太緊,否則反彈將更大。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捍衛情緒非難事? 健康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