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 護理配合 治療功效更好

葉文龍醫生 | 2019-09-25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牽涉全身的疾病,若關節長期腫痛,可令周邊肌肉出現消耗,日漸變得無力,直接影響活動狀況。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可引致免疫系統攻擊關節。患者的關節會持續逐步發炎,一旦侵犯至關節滑膜附近的骨骼,病情就無法逆轉,有機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傷殘。醫學界認為,患者若能由發病起的兩年內盡早確診及治療,將有助避免永久傷殘。同時間,炎症可影響其他部位如心血管及腦血管,長遠可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因此及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亦可增加患者存活率與降低死亡率。

昔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往往以為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是屬於正常退化,故未有積極求醫;亦有人經過骨科、中醫、物理治療等多年後,才到風濕科求診,過程長達10至15年,此時關節已無法挽救。時至今日,醫學界及巿民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意識已有所提升,若患者多個關節出現疼痛,家庭醫生便會作進一步檢查及轉介,有助提早確診,阻止關節受損。因此,有疑似症狀的患者,宜多主動諮詢醫生意見。

抗體檢查提早確診

上世紀八十年代,醫學界仍以舊式方法確診,令很多患者延遲就醫。按美國風濕病學院(ACR)於1987年的標準,其中一項是必須經X光檢查找出關節病變,或是患者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但此時通常已發病逾兩年,早就錯過黃金治療階段。

及至千禧時代,超聲波、磁力共振等準確度高、非入侵性的科技檢測興起,可更早找出滑膜炎及關節侵蝕,讓醫生加快斷症。2010年後,確診指引修正為只要患者有關節痛楚、腫脹及有炎症即可,再配合新一代的抗環瓜氨酸抗體檢查(anti-CCP),能夠提早預知患病風險。來到今天,不論是檢測的診斷條件、血液檢查、影像檢查已有莫大進步。

治療方面,以往用藥方針傾向由輕至重,先試用消炎止痛藥,效果不彰便轉服傳統抗風濕藥,最後才使用強力藥物;惟昔日藥物種類有限,使用過兩三類無效後,便已無計可施。另外,傳統的抗風濕藥物,僅對二至三成的患者產生效用,其他患者如能盡早使用更高階藥物,將有助加快控制病情。當中,以口服標靶藥與生物製劑起效較快,普遍副作用亦較少,可擴闊治療的覆蓋面。由於已有較優良的藥物,治療目標再不只是減痛或減輕炎症,而應務求盡可能減低病情活躍度,不致出現永久性破壞及傷殘。因此,患者的意向是十分重要的,應以「目標為本」的角度出發,以零關節發炎及腫脹為最終目標。

按病情開適切藥物

現時醫生會採用針對性治療,按病情處方藥物。舉例來說,若確診時病情嚴重,就會即時採用更進取的治療方法,如加入口服標靶藥或生物製劑等,讓患者盡快減痛及減腫,最重要是避免關節受損,從而保存活動功能;病況改善後,便可減量或停藥。

用藥以外,護理工夫亦十分重要。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牽涉全身的疾病,若關節長期腫痛,可令周邊肌肉出現消耗,日漸變得無力,直接影響活動狀況,故患者應針對關節作出保護,例如透過小工具作肌肉訓練,或於生活中以儀器幫助卸力。除了接受物理治療,患者亦可能需要做職業治療。有從事文職工作的患者,儘管毋須體力勞動,卻要書寫,職業治療師便可為其度身訂造腕托,輔助提筆。亦有患者或需利用度身訂造的拐杖行走,以分擔膝頭或盆骨負荷。

由於患者日常可能須服用多於一種藥物或作注射針劑,因此護士亦擔當重要角色。他們可指導患者如何應付副作用,更幫助患者了解關節腫脹代表的病情變化,以及如何達至治療目標。有患者於發炎時如常運動,並無多作休息,結果令病情變差;也有人怕觸發病情,未有發作時不願鍛煉身體,導致繼發性退化關節炎提早出現。因此,患者宜多與護士及整個治療團隊溝通,了解更多生活貼士。此外,部分針對性藥物可影響免疫系統,護士便要提醒患者注射疫苗來增強抵抗力。除了生理問題,關節痛楚及僵硬帶來的心理問題,也需要護士、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作專業輔導。

與同路人互相扶持

筆者亦建議患者參與病友會,如社區復康網絡、毅希會或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等,與同路人互相扶持,可了解更多護理要訣。病友會經常舉辦各類講座、運動班、水療班及聯誼活動,甚至提供金錢資助,對患者的治療、財政及情緒都可帶來一定支援。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長期疾病,患者如有任何需要或疑問,皆可向主診醫生或相關醫護人員、同路人提出,群策群力之下,儘管長路漫漫,還是能夠達至目標的。

撰文 : 葉文龍醫生_風濕科專科、東華三院診斷及醫療中心臨床服務總監

 

[信健康] 適切治療增存活率? 醫生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針對關節作出保護,例如透過小工具作肌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