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愈來愈長壽 該高興還是擔憂?

麥肇敬醫生 | 2019-09-30
以前末期癌症被視為不治之症,近年醫學界對癌症的研究出現突破性發展,有望把癌症變為長期病。

生活和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愈來愈長,其中香港人的平均壽命更力壓各國成為全球之冠,但長壽也帶來另一個問題──癌症。以前末期癌症被視為不治之症,治療的方案也只有化療和電療等選擇,往往只能延長病人數個月性命,惟治療的相關嚴重副作用會使人卻步。近年醫學界對癌症的研究出現突破性發展,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新療法的出現,更有望把癌症變為長期病。

嶄新療法的顯著療效和少副作用,促使各大權威指引紛紛把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納入不同癌症的一線選擇,只是不少病人因為昂貴的藥費而未能受惠。

政府七範疇應對癌症

為了長遠解決腫瘤科資源和人手不足問題,政府在7月時公布了《香港癌症策略》,主要從七大範疇入手,為未來作出規劃,包括癌症監測、預防和篩查、及早發現和診斷、適時及有效的治療、科技與支援、存活及紓緩治療,以及癌症研究。當中最令人鼓舞的措施是擴闊免疫治療在公立醫院的應用,把免疫治療列入皮膚癌、腎細胞癌、肺癌和頭頸癌這4種常見癌症的自費藥物名冊,使更多病人能夠受惠。

政府擴闊免疫治療在公立醫院的應用。

新療法亦令公營醫療系統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幫助病人的角度出發,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幫助最多病人能夠受惠於新藥,成為公立醫院的一個重要課題。至於從管理角度來看,病人的壽命大幅延長,會使已近乎崩潰的公營醫療系統百上加斤,而藥廠提供的各種病人資助計劃,也為前線人員帶來沉重的行政負擔,如何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是政府和醫管局必須正視的問題。

作為一名醫生,能看見眾多病人獲得更佳的治療方案固然可喜,只是筆者也是泌尿科醫生,看見眼前一班患上膀胱癌的病人未能受惠於這份長遠癌症策略,使我不禁百感交集。相比起其他癌症如肺癌,膀胱癌是較為罕見的,每年新症個案大約有400宗,死亡個案則約有200宗。

免疫療法治療新突破

膀胱癌患者主要是男性,患病風險並隨着年齡而增加。由於病徵和前列腺肥大很相似,容易令人混淆,導致為數不少的病人在求診時已屆中晚期階段,腫瘤體積已經大得不能單靠手術完全切除。

傳統上,醫生會先用化療把腫瘤縮小,再配合手術切除以控制病情。可是,由於患者普遍年紀較大和較為虛弱,健康狀態未必能承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醫生因而需要降低劑量以減少副作用,甚至只能以紓緩治療減輕病人的症狀。

近年面世的免疫治療,便為晚期膀胱癌治療帶來突破性的發展,為不適合使用順鉑化療組合治療的病人帶來希望。研究顯示,免疫治療作為一線治療的總緩解率接近30%,若病人有PD-L1蛋白則總緩解率更達47%。此外,免疫治療作為手術前輔助藥物的潛力亦是令人期待,因為最新臨床數據指出,免疫治療配合手術的病理緩解率可達42%。

縱然免疫治療擁有非常優異的臨床數據,但礙於種種行政原因,公立醫院的醫生未能為膀胱癌病人提供免疫治療作為選擇。最主要的原因是按照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的原則,醫生只能處方已被納入藥物名冊的藥物,並須用於名冊內所列的相關臨床適用情況,而不能只按照最新的國際臨床指引和臨床數據決定用藥。由於免疫治療用於膀胱癌的療法並未列入藥物名冊,因此即使病人能夠負擔藥費,也只能望「藥」興嘆。

膀胱癌患者未能受惠

據悉,醫管局轄下的藥物建議委員會已經兩次否決把免疫治療用於膀胱癌的申請,原因是不符合成本效益。

確實,膀胱癌的病人主要為長者,即使能完全痊癒,從成本效益上也不及把資源用於正值壯年的癌症病人。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想,長者奉獻了大半生的努力,建立香港現有的成功,現在正正是報答他們付出的時候,我們又豈能單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剝削他們用藥的權利呢?

作為公營機構的一員,我充分理解醫管局資源有限的現實,但從醫生的角度而言,我衷心希望醫管局能盡快批准免疫治療用於膀胱癌的申請,使病人的絕望轉為希望,毋須繼續受病患和治療折磨,得享安樂的晚年。

撰文:麥肇敬醫生 泌尿科專科

 

[信健康] 預防癌症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