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究團隊揭示新病毒特徵 或有助對抗全球暖化和研製抗病毒藥物

2019-10-06
曾慶璐教授(前右)的研究團隊,包括論文的第一作者劉日月(前左)。

為了遏止全球暖化及溫室氣體排放,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機制,有望提升一種環保水生細菌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為海洋生產更多氧氣。

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都是經由藍綠藻所吸取。藍綠藻(又名藍細菌)於海洋進行光合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氧氧。可是,全球每天有近半的藍綠藻,因被捕食或受病毒感染而死亡,當中一種名為噬藻體的病毒,每日殺死的藍綠藻達全球總量五分之一。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曾慶璐領導的研究團隊歷時五年,最近終於揭示噬藻體殺死這環保細菌,亦即其宿主(host)的規律,所倚賴的是宿主進行光合作用時所產生的能量。儘管噬藻體不能於黑暗環境中完全發揮感染宿主的功能,但在日照時份,藍綠藻透過光合作用所生產的能量,足以讓牠們在日間完成所有得以破壞藍綠藻細胞結構的感染過程,使其終在晚上分崩離析。今次研究亦首次發現,原來病毒都可以具有人類般的晝夜節律。


曾教授表示:「很多人類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致,現在我們知道病毒感染會受生理節律和晝夜循環影響,這可能為研發相關藥物對抗人類病毒提供新見解。」

左瓶顯示有藍綠藻的海水,右瓶中的藍綠藻經已死亡。

海洋中受感染的藍綠藻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