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乳癌 認識先進3D造影技術及治療

林仰傑醫生 | 2019-10-18
外科醫生利用磁化種子技術為病人取出病杜。(作者供圖)

乳癌又稱乳腺癌,在香港是女性的頭號癌症,最新數字顯示,每15名女性便有1人有機會患上乳癌。近年乳癌的新增個案持續上升,增幅高於其他婦女癌病。同時,乳癌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部分患者只有20多歲,情況令人關注。

雖然醫學界至今仍未能找出有效避免乳癌的方法,但只要加強關注乳房健康,配合科技的發展,及早發現,仍能作出有效治療。

自我乳房檢查

發現乳癌的第一步,正是定期自我乳房檢查。自我乳房檢查的步驟十分簡單,可以在洗澡時進行,方法如下:

•站立鏡子前,脫去上身衣服;將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垂下,觀察乳房及乳頭外貌、皮膚有沒有變化。

•高舉雙手過頭,觀察乳房及乳頭外貌有否改變,例如出現腫塊和凹陷,以及兩邊乳房有沒有不對稱的情況。

•由其中一面乳房開始,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乳房表面,由外圍開始打圈按壓,逐步收窄範圍至乳房中間,期間留意有否出現硬塊,再順勢伸延按壓動作至腋下,確定有沒有腫塊或異物。

•最後,輕輕擠壓乳頭檢查有沒有出現異常分泌物。完成後重複以上步驟,檢查另一邊乳房。

自我檢查的重點在於持續比較乳房的外觀和觸感,一旦出現異常便應聯絡醫生作進一步檢查,確定問題屬偶發性或存在病理因素,因此乳房檢查必須持之以恒。一般建議女士在踏入青春期後,每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每次10至15分鐘。經期後一星期乳房脹痛感覺逐漸減退,是檢查乳房的理想時間。

根據統計,40歲開始是乳癌發病的高峰期,因此除每月一次的自我乳房檢查,建議年過四十的婦女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造影檢查。家族有遺傳乳癌紀錄,例如直系親屬如母親、姊妹曾患乳癌;首次月經在11歲前;更年期在54歲之後;首次生育在40歲以後,也屬乳癌高危因素。此外,曾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或正使用混合性避孕丸,及停經後接受荷爾蒙補充劑者,患上乳癌的風險也會增加,建議諮詢醫生意見,商討是否需要提早作較深入的乳房檢查。

乳房的進一步檢查包括兩大部分,分別是:臨床身體檢查,以及乳房造影檢查和超聲波影像檢查。完成上述檢查,若證實存在懷疑腫塊,便需要透過活組織/穿刺檢查作病理分析。

近年乳癌檢查技術有迅速發展,特別是在乳房造影技術方面。傳統的乳房檢查採用二維技術造影,乳腺組織容易重疊,盲點相對較多,香港陸續有醫院引入更先進的第二代3D乳房造影技術,透過斷層合成影像,多角度顯示每層乳房組織,細微至2至3毫米的鈣化組織也能清晰顯示,醫生可逐層觀察,有助及早發現被視為0期乳癌的鈣化點,整體診斷效率提升近五成。

進行3D乳房造影時,病人只需站在系統前把乳房置於系統托盤上,儀器會自動移動向下壓,確定位置後X光線會從不同角度拍攝乳腺影像進行合成。檢查過程包括調校位置只需十數分鐘,實際造影拍攝更只需4秒。不少病人也表示,與傳統造影方法比較,3D技術毋須大力擠壓乳房,檢查時的痛楚和不適感相對較輕。

有助找尋病灶

3D乳房造影技術有助找到人手摸不到及超聲波也找不到的有問題鈣化點。

假若這些鈣化點經過粗針穿刺檢驗認為有可疑及有需要接受外科手術,外科醫生往往需要與放射科醫生配合,先把可疑鈣化點定位,從而再把這些鈣化點切除,以作病理分析。

傳統上,放射科醫生會採用術前乳房造影細針定位技術(Hook-wire needle localization)。放射科醫生利用X光影像找出可疑鈣化點位置,然後把細針插入乳房定位。稍後外科醫生利用細針協助,把可疑鈣化點切除作病理分析。

此辦法好處為準確,但由於有部分細針會暴露於體外,所以細針會有機會在手術前移位及為病人帶來少許不舒適的感覺。

由於科技進步,有醫院有效引入磁化技術,現在放射科醫生可以利用磁化種子(Magnetic Seed Localization)把病灶準確定位。放射科醫生在乳房造影引導下,於手術前把磁化種子植入乳房病灶,再由外科醫生於手術室內,借助儀器探測磁化種子釋放的磁場,準確定位及把磁化種子及病灶一併取出作病理分析。此方法安全準確,既沒有細針技術被移位的風險,也令病人沒有細針在體外所帶來不舒適的感覺。

總結

乳房檢查技術的進步有助及早確診, 讓醫生與病人一同商討適合的治療方案。事實上,不少發現腫塊的個案最後也證實是良性的纖維瘤和水瘤,因此毋須過分擔心。即使真的不幸確診乳癌,大部分情況也可以透過手術及配合其他療法醫治。儘管乳癌新增個案在過去10年甚至有上升趨勢,但死亡率一直保持平穩。原因之一正是檢驗技術不斷進步,令早期發現率增加。事實上,若能及早發現,最早期原位乳癌的5年存活率接近100%。因此,只要大家多關注乳房健康,保持定期檢查乳房的好習慣,病向淺中醫,不單治癒率可大大提高,治療方案亦有更多選擇。

撰文 : 林仰傑醫生_香港浸信會醫院乳房健康中心主任

 

[信健康] 保護乳房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