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探索(二)

2019-10-23
哺養初生兒是母性天職,也助種族延續下去,行為已寫在基因裏。(作者供圖)

人生閱歷愈多,對人性認識愈深。醫生工作如是,管理工作體會更深刻!
殘酷世界中生存絕非偶然。沒得吃喝怎生存下去?人的求生本能在危急存亡時自會盡露,例如絕症患者會想盡一切把病醫好。高等動物求個人生存外,還要種族能延續下去。這求生本能令人覺得自私乃最基本人性,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趕盡殺絕
求生意欲是否就令人自私,不能一概而論。動物世界可看出端倪。人是群居的,獅子也有群體性。獅子會合作捕捉獵物,然後分享獵物。雖然分享分次序和尊卑長幼,但大家仍有得吃。若群體以外的獅子或鬣狗來搶,就肯定掀起惡鬥。當然也有自私行徑,雄獅挑戰取得獅王位置後,會將老獅王的初生獅殺死,為獅子群注入較強健的基因。中國歷代皇朝更替,謀朝篡位者為保護自己權力,也都把前代宗室殺盡。這些有利生存的進化行為,如哺養初生兒的母性,共享獵物,或你死我活的獸性似乎都寫在動物基因裏。
人的行為不單是本能或獸性主導,否則其行為就能準確預測。人有選擇權,這令人性不易理解預測。柯維(Covey)說人生有三個真理,改變、選擇和原則,可見選擇之重要。我們的成長,受家庭、教育、家國情勢及時代影響,形成道德倫理價值觀念,行為亦受誘因影響。有人選擇看不見聽不到;亦有人選擇革命浪漫主義,為崇高理想把個人生死置諸度外;或受責任感推使,無私地保家衞國。二戰時,中國大學生綁上炸彈衝往日本坦克的故事,或南京淪陷時留在城內的外國人開設難民中心都是例子。
三種反應
2003年沙士襲港,將我從臨床醫生變成管理人。在沙士期間我負責院內有關沙士的服務安排和配套。在沙士前中期已有不少嚴重患者住進深切治療部,而原任職深切治療部的醫生,因已在深切治療部工作好一段時間,須讓他們替換出來到較低壓力地方工作,稍作休息才重返戰場。那時我要安排不同專科的培訓醫生到深切治療部短暫工作。他們都來自與深切治療相關專科,短暫調配亦符合其專科的培訓要求。我安排與每位要輪轉醫生面談,徵詢同意才作調配。他們有三種反應:自動請纓、樂於接受,或用百般理由寧辭職也不願到深切治療部工作。我對前兩者無限感激,患難見真情,知道誰是「朋友」。對後者只得感慨「大難臨頭各自飛」!後者雖佔少數,卻有令我跌眼鏡者!
其實每人對危難對自身有多大影響體會不同,導致行為上之差異,這點日後我才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