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着養生技巧?

李宇銘博士 | 2019-10-25
有人認為早餐很重要,可是牛津臨床生化權威表示「早上吃得好」其實沒有科學根據。

傳統養生的方法非常多,如何生活作息、功法運動、食療湯水,可以說衣食住行都會有一些準則,例如有人認為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早餐,可是2017年有一本著作叫做《我,不吃早餐》,作者是牛津臨床生化權威,用大量研究告訴你「早上吃得好」其實沒有科學根據;又例如有人說喝牛奶可以補鈣,可是這說法其實沒有科學根據,甚至有科學研究指出牛奶或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關於這方面資訊,歡迎重溫2008年港台鏗鏘集獲獎節目《牛奶有無益》。

這類人們看似習以為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卻未必是真的健康,究竟應該怎麼選擇?

三因制宜

「養生」就是指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健康」都是相對而言的,每個人的體格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要求的健康水平也不一樣。例如住在貧困或富裕地區的人,或者住在城市或鄉村的人,健康要求自然有所不同。

養生也需要靈活變化。有些人聽了別人介紹的養生方式,例如吃什麼可以提神,然後就自己嘗試一下,覺得好的話當然無妨,可是並非代表這種方式適合所有人。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一樣,並非都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套在別人身上,就算經過科學研究也不代表適合所有人。而且即使是自己嘗試過好的養生方法,也未必適合做一輩子,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例如隨着自己的年齡和人生階段不同,生病和體質的轉變,又或者生活的環境轉變等因素,養生方式都需要不斷調整。

道重於術

養生無一定方法。養生的技巧,沒有一種方式,是一定要全世界所有人都要這樣做的,可能只是某個地區的文化環境,導致某種的生活方式習以為常,當到了另一個地方生活,就會發覺別人的健康觀念未必跟你一樣。就像經典的歌詞說「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養生的方法也需要不斷變化,因此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是選擇適合方法的重要前提。

傳統中醫認為「道重於術」,意思就是醫學之道比醫術更重要,如果在養生上說,明白養生背後的原理,了解身體的運作規律,這些比具體養生技巧更為重要。如果只是懂得某種養生方法,而不知道背後的原理,那樣就很容易「執着」在某種方法上,不能自拔,迷信某種方式可以幫助自己。

究竟我的養生方式是否真的適合我?那就不妨問問自己,我現在做的方法,例如我做的某種運動、常吃的某些食物或保健品,究竟是什麼原理可以幫助我?我身體狀態是否適合做這些方法?什麼時候應該停止進行?如果我們都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代表我們是理性地養生,如果回答不了,那就可能只是一種執着了。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中醫養生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