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腰背痛是藝術 「心病」可致腰痠背痛

黃華邦醫生 | 2019-11-08
腰痛的成因有很多,常見的腰背痛可分為「純腰背痛」及「坐骨神經痛」兩大類。

綜合筆者的個人經驗而言,治理患腰背痛病人並不是一項純科學,而是一門藝術;能否對症「下藥」,亦要視乎醫生是否有心去參與這場藝術工作。

不少病人,特別是女士,情緒低落的第一個表徵是腰骨痛。反之亦然,如腰痠背痛久病未癒,亦容易引起患者情緒低落。而醫治因「心病」引起的腰背痛,醫生往往要格外留神,提高警覺,除了聽取病人的病徵(symptoms)外,也要仔細替病人檢查,找出體徵(physical signs),並需要參考相關的影像檢查(包括X光及磁力共振掃描),作出詳盡的分析。倘若求診人士只有病徵,沒有體徵,X光及磁力共振掃描未見異樣,主診醫生就可能要考慮該位病人是否有「心病」,否則整個治療過程便會事倍功半。(註:「病徵」是病人的主觀感覺。「體徵」是醫護人員替病人檢查時的異常發現。例如病人感到腰痛是病徵,醫生替她檢查時發覺腰部有觸痛便是體徵。)

排便不順應求醫

腰痠背痛作為一種常見的痛症,初起時患者可以自我衡量是否有求醫需要:

1.腰背痛的痛楚尚未影響日常生活;

2.痛楚明顯是在受傷後間歇性發生,為期短暫;

3.痛楚沒有長時間持續出現。如有以上特徵,患者可再作觀察,未必需要即時求醫。相反,如患者的疼痛持續發生並有惡化跡象,甚至影響生活作息,則需及早求醫。

倘若有下列情況,患者需要及早求醫。首先,當患者休息後仍感到患處傳來痛感,代表骨質可能出現問題。如果患者除了感到腰痛外,同時感到下肢痠軟及麻痹,表示腰部神經可能已經受壓。如出現排便困難,則可能代表腰間的馬尾神經叢正嚴重受壓,患者應立即求醫。

腰痛的成因有很多,如腰椎關節退化、骨質疏鬆、腰椎發炎等等。理論上,常見的腰背痛可分為「純腰背痛」及「坐骨神經痛」兩大類,但實際上,要徹底區分並不容易。

七標準區分性質

要分辨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痛,可參考以下7項表徵:

1.腰背痠痛通常範圍較正中或左右兩側平均分布;而坐骨神經痛則是其中一邊的痛楚較為明顯。

2.坐骨神經痛會造成「壞腳」一邊麻痹,痛感愈往腳掌延伸,愈有可能是坐骨神經痛。

3.檢查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時,舉高「壞腳」會引發平常感受到的痛楚。

4.嚴重坐骨神經痛患者被舉起「好腳」時,也會引發平常感受到的痛楚。

5.坐骨神經痛患者受壓的生肌節(myotome)會呈現乏力。

6.坐骨神經痛患者受壓的皮節(dermatome)感覺會減弱。

7.坐骨神經痛患者「壞腳「的反射動作(tendon jerks)會變弱。

純腰背痛的成因可以是腰椎退化、骨質疏鬆等問題。醫生一般會先採用保守治療,例如戴腰封、服藥、改變生活習慣及進行物理治療等低風險的方法。可是,如果經過保守治療康復後,坐骨神經痛仍重複發作,並且復發痛的程度愈變嚴重,便應考慮採取手術治療。一般在腰椎動的手術皆圍繞減壓、固定及矯形三大目的。

釋放情緒減腰痛

總而言之,醫生需要清楚了解每位患者的獨特的情況,並制訂最適當的治療方案。患者如因情緒問題而導致腰背痛,亦需要採用不同的「療法」。曾有一名年過六十的男士,在兒子因末期肝癌離世後,感覺到有嚴重腰痛而入院,可是他在病房內行動自如但情緖波動,即是「只有病徵,沒有體徵」。我心知自己無法改變這悲劇,我便運用「引渡方法」,帶領他用另一個角度去渡過喪子之痛。因其兒子離世時尚未成家,我告訴他這就少了一點牽掛。接着我提醒他千萬要好好照顧太太,因為「喪子之痛」對母親造成的傷害一般會較父親嚴重得多。他便彷彿明白自己還有任務在身,眼神重現一絲希望。我便「乘勝追擊」提醒他一句,其實不用太掛念兒子,因為他只不過是暫時身在遠方,可能正忙碌地打點一切,等候迎接父母他日前來重聚天倫。接着,他在出院時臉上重現微笑。

其實,這類情況的患者如果願意釋放負面情緒,已經向痊癒邁進了一大步。

撰文 : 黃華邦醫生_骨科專科

 

[信健康] 腰背痛症要認識? 醫生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患者如因情緒問題而導致腰背痛,需要採用不同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