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九天灸概念

張燕 | 2019-12-13
天灸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以達到調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功效,是中醫養生保健的一種治療調理方法。

天灸,是中醫非火灸法的一種治療方法,又叫發泡療法,方法是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上,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的效果。

天灸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以達到調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功效,是中醫養生保健的一種治療調理方法。天灸法流傳已久,在《扁鵲心書》中指出:「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余歲矣。」說明古代養生家在運用灸法養生已積累豐富臨床實踐經驗。時至今日,保健灸仍是市民大眾所喜愛而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

作用及季節

天灸的作用與機理是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皮膚發熱,通過經絡氣血的運行令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達到疏通氣道、補虛溫經、散寒行血,以及止痛的功效。

此外,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天灸亦有助調節免疫機能,培補元氣,從而達到調節整體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

一般一年有兩次天灸時段: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三伏天灸是在每年的夏季7月入伏之際,10天為一伏,餘此類推。民間以三伏天為夏天最炎熱的一段時期,即是三伏天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從農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時間內俗稱為「伏夏」季候,有初伏、二伏和三伏。人們常說熱在三伏,而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極旺的時候。

三九天灸則是每年冬季最冷的一段時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冬至」開始,為初九日,9天為一個節氣,共有27天。

遵照中醫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少數人冬季常出現陽虛陰寒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過伏夏的保養,使病得以好轉,甚至痊癒。至於少數冬季爆發的病,在炎熱氣候濕暖季節病情可以得到緩解,這時應補益正氣,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扶正祛邪。冬病夏防,很多慢性疾病多在冬天加重,例如上呼吸道疾病哮喘、鼻敏感、糖尿病、各種痛症、心臟病等。

天灸適應於一些慢性疾病的調理及預防,如哮喘、鼻敏感、頭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胃痛、腹脹、下焦虛寒尿頻、尿無力、大便秘結、宮寒經痛、風濕關節痛、頸肩、腰、腿背痛等。

功效及穴位

(一)溫經通脈,行氣活血

《素問.刺節真邪論》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氣血運行具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灸法其性溫熱,藥物貼於穴位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二)培補元氣,預防疾病

古代中醫認為,真氣壯則人氣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天灸藥物多採用辛溫陽熱之藥,以火助之,兩陽相得,可補陽壯陽,真元充足,則人體健壯。

(三)健脾益胃,培補後天

天灸法對脾胃有明顯的強壯作用,中醫養生學中《針灸資生經》指出:「凡飲食不思,心腹膨脹,面色萎黃謂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穴使天灸可溫運脾陽,補中益氣,常灸足三里,不但促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增強人體對營養物質吸收,得以濡養全身,亦可收到預防疾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天灸一般是根據不同體質的需要,選擇一組特定穴位,例如:

1.腸胃虛弱體質,選用足三里、中脘、關元、氣海、脾俞、腎俞,這些穴位具有健脾益氣、促進消化吸收的功效。

2.鼻敏感和哮喘體質,中醫認為,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可選用大椎、肺腧、脾腧、腎腧、足三里、膏肓等,益氣補腎再加定喘,即治療又改善人體免疫功能,強身健體,標本兼治。

3.經痛多屬寒瘀血虛體質,可取中脘、膈腧、氣海、關元、足三里、地機、命門等穴位貼藥。

4.痛症則選用大椎穴、脾腧穴、腎腧穴、膈腧穴、血海、足三里等,具有溫經散寒、活血行氣止痛之效。

貼敷藥膏中的中藥成分溫燥,有較強刺激性,若有皮膚病、濕疹、牛皮癬、燥熱體質及懷孕期間不可接受天灸。正處於月經期量多也不能天灸,但月經量偏少或經來腰腹疼痛,以及月經末期可做天灸。體溫超過38度,喉嚨痛不可天灸。另外,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建議兩歲以下的嬰兒不宜接受天灸。

忌口及注意

天灸期間忌吃「發物」,即雞、燒鵝、燒鴨、牛肉、蝦、蟹、海產、花生、韭菜、芋頭、辛辣類食物,亦不宜吃喝生冷食物、如雪糕、冷飲。

脫藥後應注意沖涼時水溫不宜過熱,要避免用力洗抹貼過藥的部位,以免擦損皮膚,引起感染等。成人貼藥1小時,小童一般20至30分鐘後可以脫藥。

撰文 : 張燕_香港浸信會醫院中醫藥診所註冊中醫師兼主管

 

[信健康]認識天灸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天灸期間忌吃「發物」 如雞、燒鵝、牛肉、蝦、蟹及生冷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