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探索(七)

青斯 | 2019-12-21
家庭的血緣連繫,是生命中的重要資產。(作者供圖)

身心健康其實依賴人際之間正常的交往和連繫,只不過我們習以為常,忘了其重要性!

人既是感性又是群居的動物,在崎嶇人生路上,要克服一切的挑戰,也得靠許多人的扶持幫助,和感情上的支持。有連繫才能開展感情。連繫分三種,先是家庭,對成員而言,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緣連繫是與生俱來不能改變的,其發展的親情固若金湯,是人生路上各人重要的資產,縱然反目成仇亦有回心轉意的一天!

其次是非血緣連繫。知己、朋友或工作夥伴,必先連繫起來才能談建立友情夥伴情。與陌生人聊天,我們先會找尋共通點,如在哪裏畢業、工作或興趣嗜好等,進而才判斷該否做朋友,或能否深入討論議題。話不投機時半句也多,但當彼此覺得投契和安全時,就容易分享心底深處秘密,透過彼此真正認識,建立深厚的關係和不能磨滅的感情!第三類的連繫是個人對群體如學校、公司、社區或國家等的愛護,進而一班志同道合者聚集一起,建立校友會、同儕會或同鄉會等有身份認同意味的組織,緬懷過去,共同締造將來,所以同儕和校友們在籌款募捐時都發揮莫大作用。

圍爐取暖

人生漫漫長路上總有危難時刻,到來時大家會視乎彼此關係感情的深淺,勇於貢獻自己所有去幫忙別人,而非大難臨頭各自飛!11月發生的中大二號橋事件,據報就有很多中大校友自發回到校園,看看有沒有自己的用場,可見連繫和感情的影響力。

現今世代電子通訊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改變了溝通方式,減省了面對面接觸,改寫了要付出時間建立的關係和感情,凡事只用冰冷的幾個字寫出來,既掌握不到背後情懷,更容易引起誤會。一封錯發的電郵帶來的破壞極大。虛擬世界的連繫和實體世界始終不同。社交媒體講求反應快,着重情感宣洩而缺乏理性的制衡,感染力大和傳得快,交的朋友未知能否長久,長久浸淫易生壓力。

社交媒體生存之道更改變我們對現實世界的掌握。付費訂閱者少,社交媒體要靠廣告商贊助維生。為吸引廣告商,社交媒體要想辦法找出意見相近者,令廣告商可準繩地下廣告,所以其背後的運作邏輯,會為你找尋意見相近者,把他們的意見彈出來給你看,令你覺得很多人和你意見相同,當你知道這樣多人支持自己意見時,就不會深究邏輯有否瑕疵,時日久了,也是導致意見兩極化的原因之一!

我們是否應多做面對面的溝通,重建連繫呢?